其核心不仅是因为汉帛的材质优良,更主要的是绣花编织技术西方人学不会,也学不来。
一旦这绣花编织从人力变成机械动力,那就意味着生产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也意味着有源源不断的高端丝绸可以用来贸易和出口。
朱琳泽亲自给几位女子上了茶,这才把目光投向张燕,带笑问道:
“和朕说说,这蒸汽编花技术是如何实现的?”
张燕有些木讷的表情露出一丝紧张,片刻,才平复了情绪,缓缓说道:
“用于编织图案的机器叫提花机。
这提花机早在汉代时期就有,只不过很难用其他动力替代人力。
其原因就是经线和纬线的编织变化全都记录在花本上,而机器无法读懂花本,需要有经验的工匠按照花本的顺序去反复提拉经线,再加上下方织工的编织配合,才能做出上好的丝绸锦缎。”
袁有容从石桌上拿了块糕点,边吃边插话道:
“陛下,这花本的编写和有经验的提花匠可不多的,不少朝代都是会被封官的。
比如说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对这提花技术异常重视,就给提花一事专门设置了官职,名为‘锦官’,所以成都府现在还被老百姓称为‘锦官城’。”
“不错,能把脑中的设想,变成花本中的提花指令,没有数十载的编织经验,很难做到。”尼莫颔首,随即看向张燕,带着一丝钦佩说道:
“张所长就来自成都府,祖上几代人都做过锦官,所以对提花技艺异常熟悉。”
闻言,朱琳泽颇为动容,再想到编花技术的机械化,他呼吸急促地追问道:
“照这么说,张燕已经实现了提花技术的自动化?”
现如今,能让朱琳泽动容的事情已经不多,他之所以激动,不仅是因为丝帛的批量化生产,而是想起了上辈子一个非常熟悉的职业——程序员。
上一世,作为国防科大的高材生,朱琳泽自然是学过编程的,只不过那是软硬件条件都具备情况下的写程序。
可现在,虽然在无线电的研究中积累了少许的技术家底,可在输入、输出、存储、计算,尤其是基于编程的逻辑控制方面,都薄弱得惨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