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私下相约,待到晚间散职之后,一同前往楚王府邸,探看是否有缘求得一二墨宝。
况且,楚王府中佳肴向来闻名遐迩,即便只为那一餐美味,此行亦是不虚。
李夜未曾多想,眼见满堂大臣,索性唤来侍从,吩咐备下晚膳。
随后,他拱起双手,面上挂着谦逊之笑,温声道:“诸位大人赏光至此,实乃本王荣幸。
外界传言多有夸大,本王所学不过皮毛,浅陋得很!”
杜如晦闻言,轻轻摆了摆头,直言不讳:“殿下此言太过自谦了。
不论是昨日那惊艳的一诗一词,还是今朝为皇后娘娘所作之佳句,皆是流传千古的绝妙之作。
老夫饱读诗书,却从未见过如此精妙之语。若非年岁已高,定要执弟子礼,拜殿下为师!”
李夜连忙摆手,笑容中带着几分谦逊:“杜大人言重了,言重了。
您在我心目中,始终是德高望重的长辈,这话可万万不敢当。
今日诸位大人莅临寒舍,实乃蓬荜生辉,咱们定要尽兴而归。
请诸位放心,虽不敢说珍馐美味,但府中所备酒菜,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众大臣闻言,纷纷行礼致谢,气氛一时之间温馨而融洽。
随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李夜昨日所作诗词,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竞相品鉴分析起来。
有的赞叹此诗宛如天籁,超凡脱俗;有的则细致入微,指出用词之精准,匠心独运;
更有甚者,被那诗中意境之高远、情感之丰富深深打动,言辞间满是钦佩。
这一番番真挚而热烈的评论,直让李夜脸上泛起了羞涩的红晕。
那些诗词,虽全然出自他之手,但一字一句皆是李夜抄录而来。
未曾想,这样的作品竟也能在众人面前收获直接的赞誉,他心中暗自庆幸,
多亏他们对此一无所知,否则,那份尴尬与羞赧怕是要将他淹没。
李夜只能默默端起茶盏,轻啜一口,借由那袅袅茶香,试图遮掩住脸上不经意间泛起的红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