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突袭六安

大帐内气氛异常凝重。阎象走上前来,轻抚长髯,缓缓说道:“主公勿急,六安虽失,但我军主力犹存,只不过损失了些粮草而已。然而,粮道安全不可忽视,可分兵一万,迅速夺回六安。”言罢,他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在场的将领。

此时,孙策跨步而出,眼中战意盎然。他面如冠玉,剑眉斜飞入鬓,双眸深邃而明亮,闪烁着坚定与战意。鼻梁高挺,唇色如丹,只是眼中似乎隐藏着些许忧愁。

自孙坚去世后,年仅十七岁的孙策仿佛一夜之间成熟了许多。他将母亲和弟、妹安顿在富春老家,自己则带着父亲留下的部属投靠了袁术,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时机。

孙策拱手请命:“末将愿领兵前往,誓将六安夺回,以平息主公之怒!”袁术凝视着孙策,见他英气勃发,怒气稍减,随即点头应允。

次日,孙策率领大军出城,铁蹄轰鸣,尘土飞扬,战旗在阳光照耀下猎猎作响。 孙策身着银盔银甲,骑乘一匹如龙之骏马,手持长枪,身后跟随着如黑云压境般的大军,他们正朝着六安城疾驰,誓要一雪前耻,重现江东猛虎的威名。

在他的身后,紧跟着韩当、黄盖、程普及陈武四位将领。其中,韩当、黄盖、程普三人皆是孙家的老臣,自孙坚去世后,便一直追随孙策。而陈武,则是因仰慕孙策之名,前来投奔。

五日后,孙策大军抵达六安城南门外的十余里处,随即安营扎寨。

安营扎寨后不久,孙策便率领陈武及一小队斥候,前往六安城边的一座小山坡,以观察城内的情形。

陈武指向六安城西门外的营寨,对孙策说道:“主公请看,六安城外还有一座小营。观其营内,战马众多,应是敌军的骑兵。”

孙策顺着陈武所指的方向望去,皱眉道:“确实如此。若不解决城外的骑兵,我们便无法安心攻城。然而,若攻打骑兵,城内的敌军定会趁机出城攻击我军。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

陈武提议道:“主公,我军人多势众,不如分兵两处,同时攻击,如何?”

孙策摇头否决道:“不可。敌军骑兵不会死守大营,他们的最大优势在于机动性。他们定会弃营而逃,然后像毒蛇一般,随时准备给我们致命一击。”

听到孙策的言辞,陈武不禁皱起了眉头,问道:“主公,既然如此,我们应当如何应对?”孙策微笑着回答:“无妨,我们人多势众。明日,我亲自前去挑战,只要能斩杀敌方将领,树立我们的威信即可。倘若敌军按兵不动,我们便直接攻城。届时,你们几位将领需率领士兵护卫两翼与后方,而前方则集中力量猛攻一个城门。这样一来,敌军骑兵便无法突袭我们了。”

此时,张固正站在城墙上观察局势。一名视力敏锐的士兵指着山坡喊道:“将军,山坡上有人,正对城内指手画脚。”张固与郭嘉顺着所指方向望去,果然发现有十几骑人马在山坡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