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杨彪面带微笑,步履稳健地再次走到了张固的身旁。他满脸堆笑,对着张固拱手施礼,高声说道:“张刺史,久仰大名啊!老夫乃是杨彪,今日特地代表天子前来,向刺史大人表示热烈的祝贺!”
张固见状,赶忙起身回礼,态度恭敬地说道:“杨太尉真是太过客气!下官承蒙天子挂念,心中实在是感激不尽呐!”
杨彪微微一笑,接着开口说道:“老夫此番前来呢,其实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想要和张将军您好好商议一番。只是不知道张将军什么时候能够抽出些空闲时间来?”
张固听后,心里虽有些疑惑,但脸上并未表露出来,而是毫不犹豫地立刻回答道:“若是太尉不嫌弃,那就定在明日午后如何?到时候,下官会在府内恭迎太尉大人大驾光临!”
杨彪满意地点了点头,笑着应道:“好说好说,既然如此,那老夫就明日再去叨扰将军您。哦,对了,这次天子派我过来的时候,还专门下了一道旨意给您。所以等会儿张将军可得要提前做好接旨的准备!”
张固听闻此言,郑重地点了点头,表示知晓。随后,只见杨彪背负着双手,缓缓转身,朝着另一边走去。原来,那边正站着孔融。而一直跟在杨彪身旁的杨修,则迅速地向张固拱手施了一礼,然后急忙迈步追赶上前方的杨彪。
刚刚才将杨彪送出去,张固正准备稍作歇息片刻,谁知一转身,便瞧见孔融迈着大步急匆匆地凑了过来。只见那孔融身材清瘦,身着一袭儒袍,衣袂飘飘,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姿。而他的身后,则紧跟着一名身形魁梧的壮汉,那壮汉肌肉虬结,步伐沉稳有力,一看便是孔武有力之人。
张固见状,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上前几步,深深地弯下腰去,向孔融躬身行了一个大礼。要知道,这孔融可不是一般人物,他乃是当今世上赫赫有名的大儒之一,其名声和威望丝毫不逊色于陶丘洪以及边让等人。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此外,他还是建安七子中的一员,才华横溢,名动天下。
孔融眼见张固如此谦恭有礼,急忙伸出双手,一把扶住了张固,并面带微笑地说道:“安定啊,你大可不必如此多礼。老夫此次不远千里来到广陵,实则是受到了康成公的盛情相邀,特意前来瞧上一瞧。”
说罢,他微微眯起双眼,上下打量了一番张固,然后继续说道:“真没想到啊,安定贤侄你竟然在广陵做出了这般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如此一来,老夫倒是要好好感谢一下安定贤侄你为弘扬儒学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呐!也难怪我曾多次诚心诚意地邀请康成公回到高密,可他最终却选择来到了广陵这里。想来,定是被贤侄你在这里的所作所为给吸引住了!”
听到孔融这番赞誉有加的话语,张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但表面上依然表现得十分谦逊,连连摆手说道:“文举公您实在是太过奖了!在下不过只是略尽了一些微薄之力而已,当不得您如此夸赞!”
孔融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亲切之意:“安定啊,切莫如此自谦。此次行程,老夫确实有一事需要拜托于你,还望安定能够施以援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