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送礼之风

公子华连连点头,应道:“父王圣明。儿臣以为,这送礼之风不加以遏制,就如同蛀虫一般,会慢慢侵蚀我大秦的根基。儿臣有一想法。”

嬴政眼中露出一丝好奇,抬手示意公子华继续说下去。

公子华:“父王,儿臣以为您作为大秦之君,可以做出表率。父王今后大可不收官员们送来的礼物,而是向他们索要一种特殊的贺礼。”

嬴政问道:“特殊的贺礼?”

公子华郑重其事地说道:“父王,这特殊的贺礼便是百官的政绩。每一位官员,无论身处何地,所司何职,都应以自己的政绩来向父王贺礼。比如郡县的官员,若能将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人口增长、农桑繁荣、治安良好,这便是他们献给父王最好的礼物;而朝中官员,若能制定出利国利民的政策,推动大秦的法治建设,或是为军事的发展出谋划策,那也是一份厚重的贺礼。这样一来,父王既可以清楚地了解百官的作为,同时也能够向大秦上下表明父王所重视的是实实在在的功绩,而非那些华而不实的礼物。”

嬴政听了公子华的话,眼中渐渐露出了赞赏之色。他站起身来,在殿内踱步,一边走一边思索着公子华的提议。这确实是一个改变风气,同时也能加强对官员考核与管理的好办法。

赢政:“华儿,你的这个提议甚好,如此一来,可与你之前所提的考核相结合,此计可谓是一举多得。孤作为秦王,理应为大秦的长治久安以身作则。若孤收受那些阿谀奉承之人送来的礼物,只会让更多的官员心思歪邪。但若是孤只看重政绩,那么百官必然会努力去做出成绩,为大秦的发展添砖加瓦。”

公子华:“谢父王认可,一旦王上推行此举,整个大秦的官场风气必定会焕然一新。”

嬴政回到案几后坐下,手指轻轻摩挲着案角,进一步说道:“这不仅仅是一个改变送礼之风的举措,更是一种激励官员积极作为的制度。孤要让大秦的官员们明白,只有真正为国家、为百姓做出贡献,才能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才能得到孤的赏识与重用。而且,就如你所说将政绩的考核细化,不同的官职要有不同的考核标准,不能一概而论。”

公子华:“父王英明,细化考核标准,便能精准地衡量每一位官员的功绩,避免出现浑水摸鱼之人。例如地方的县令,考核便可以围绕着土地开垦、水利建设、赋税征收、民众教化等方面。而对于掌管军事的将领,则可以以作战的胜利次数、士兵的训练成果、边疆的稳定情况等来考核。”

嬴政兴奋地说道:“正是如此。同时,孤还要锦衣卫,能够深入到地方与朝廷的各个角落,时刻监督官员们的政绩情况。一旦发现有官员虚报政绩,或者是不作为,那就要给予严厉的惩处,对于政绩卓着的官员,除了给予晋升的机会之外,还可以在物质上有所奖励,比如赏赐田宅、金银等,这样既能激励官员,又能让百姓看到孤对有功之臣的厚待。”

公子华:“父王英明。儿臣改革时会制定详细的奖惩制度,让整个大秦的官场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环境。只是,这推行起来或许会遇到一些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