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河水之畔

“韩王,请!”

“魏王,请!”

互相敬酒之后,一股甘洌从胸膛上涌,两人之间的那份疏离也因此消减了不少。

望着对面的魏王魏罃,韩王韩武颇有些追忆地提道:“魏王,昔日我韩氏与你魏氏的先祖皆是同出于晋国。”

“是啊。”听韩武道出两族前事,魏罃的脸上也是不由得生出了几分怀念。

魏氏乃是周武王的弟弟毕公高的后裔。晋献公之时,大夫毕万辅佐晋国灭亡了耿、霍、魏等小国,晋献公将毕万封在魏邑,毕万的子孙从此便以魏为氏。

公子重耳流亡列国之时,魏氏庶子魏犨跟随在其左右十九年。等到重耳回国登位,魏犨被封为大夫,承袭魏邑,魏氏由此开始显贵于晋国。

魏绛、魏舒、魏驹……

数百年时间,历经了多少代出色的主君,魏氏最终成为了晋国朝堂之上少数的几个卿族。

相比较于毕公高之后的魏氏,韩氏与晋国公族的关系却是亲近许多。

春秋初年,晋国发生了着名的“曲沃代翼”,说的是曲沃桓叔以小宗篡夺了晋国的大宗,而韩氏的始祖就是桓公之子韩万。

在晋献公晚期的晋国内乱之中,韩氏并没有如同魏氏、赵氏那般派人跟随公子重耳,而是选择了站在了晋惠公一边。

这样的选择使得公子重耳登位之后,韩氏不仅没有获得任何的好处,反倒是遭受到了冷遇,甚至成为了赵氏的家臣。

也正是因为这一变故,使得韩氏与赵氏之间结下了不可分割的缘分。

韩氏崛起的关键人物,后来成为晋国中军将的韩厥,从小和赵氏家主赵盾的儿子一起长大,赵盾更是视韩厥为己出。

后来在几乎导致赵氏覆灭的“下宫之难”中,也正是由于韩厥的力保,才终于保存了“赵氏孤儿”。

韩厥、韩起、韩虎……

有了这份情谊,靠着与赵氏的联盟,韩氏的实力虽然在晋国之中算不上顶尖,却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时间如同车轮一般滚滚向前,伴随着内部的相互倾轧,晋国国内只剩下了智氏、赵氏、魏氏、韩氏这四家。

“昔日晋阳城外,先祖康子曾与你魏氏桓子、赵氏襄子一道进攻智氏,最终我等三家共分了偌大的晋国。”

“是啊,若不是当年的并肩而战,我魏氏与你韩氏恐怕都成为了智氏的臣子,哪里又会有今日的同列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