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此时已经如同一个大型的考试现场一样,一群白大褂围着桌子在整东西。
谭主任这么大张旗鼓的迎接李介宾进来,他们都抬起头好奇,这是哪里来的专家?怎么那么年轻?难道中医真的可以驻颜有术?
其中一个带着耳坠的长发女生看了一眼李介宾,好奇的问向旁边,“这是谁呀?看谭主任对他那么客气,有来头?”
“不知道呀,刚刚还让人下去接他呢,估计是有来头吧。”
这个女生就这样留意着了李介宾。
谭主任一路把李介宾拉到了一台电脑前,大致给李介宾解释了一下这个疑难病例讨论的格式问题。
前面是科室、时间、地点、主持人、主讲人、记录人什么的。
参加人员。
然后是病历摘要、讨论过程、反馈、总结......
李介宾看着一份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历,看着津津有味的,这个病人住院住了四十多天,已经从头查到了脚,血液科,风湿科也都查过了,就是查不出什么原因。
最后还是用了激素,才勉强维持到37℃。
西医讨论内容很详实,排除了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病毒感染、季节性感染、肺炎、扁桃体发炎等感染性发热,又排除了各种非感染性发热,风湿热......最后还是怀疑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发热。
“这写的不是挺好的嘛。”李介宾看完后,对身后的谭主任说:“这都很全呀。”
谭主任压低身子,“这不是,缺了中医讨论内容嘛。”
哦哦,也对,咱这是家中医院,怎么没有中医讨论呢。
看了看,还真没什么中医讨论,里面就是写了一些关于肺瘅与肺痨的鉴别,用的方子,从桂枝汤、到麻杏石甘汤,小柴胡汤,银翘散,还有一些时方验方,都有,只是效果也并不理想。
当然,在李介宾的眼中,跟发病的时机也有关系。
住院四十五天,其实在第七天的时候,当时用了桂枝麻黄各半汤,当时的效果是很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