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动起来的大明

估计平日里福清没少被人问这个问题。

对此陈景恪只能不厌其烦的,将家族情况说了一遍又一遍。

之后果然没有人再问,但他们是不是真信了,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总之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陈景恪终于可以重新投入到工作中去。

首先是楚国那边的详细情报传回,包括土地情况、土著情况、气候条件等等。

同时还带回了另一个消息,第一个落脚点已经建好,可以开启后续移民了。

于是,早就准备好楚王朱桢,带着两千户百姓,和大量的粮食农具、耕牛、铁器等物资乘船出发。

出发那天,朱标带领满朝文武前来送行。

临上船前,朱标担心的道:“六弟,保重身体,大哥等你年底回来团聚。”

朱桢心中非常的舒服。

不论这话是真情实意还是场面话,都比什么一定要管好楚国,不要忘记朝廷什么的要中听的多。

这种场合本来是轮不到陈景恪露脸的,但朱桢却主动找到他,说道:

“陈伴读可还有什么要对我说的吗?”

在众人的注视下,陈景恪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

“楚王一路顺风。”

之后朱桢就登船出发,船队会从长江入海,然后一路向南到达泉州。

经过修整补给之后,直达楚国。

送走朱桢,朝堂却并未恢复平静,反而变得更加繁忙。

没别的。

迁都。

耗时两年多,洛阳城终于修建完成。

迁都可不是一件小事,很多东西都要事先做准备。

太子朱标再次启程,前往洛阳坐镇。

这次他可是带着整个东宫一起去的,顺便还带走了半个朝堂的官吏。

这些官吏包括六部等各个衙门的人员,他们的目的就是在洛阳将架子搭起来。

为后续整体迁徙做准备。

接着,朱元璋任命了洛阳城的大小官吏。

然后从应天迁徙了一部分百姓过去。

同时还从江浙、两湖、川蜀、云贵等地,各迁徙部分百姓前往洛阳定居。

总人数达十五万。

这将是洛阳城的第一批百姓。

这还不算完,朱元璋又下旨拆分应天。

这其实是陈景恪的意思:“应天实力太强,作为京师自然没有问题,可作为陪都会抢了洛阳的风头。”

“且地方太强,也不利于中央集权。”

此时的应天,地界包括了后世的安徽、江苏和上海。

地域之广阔,经济实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未来大明肯定要发展工商业,这里的实力只会更强。

到时候真的有可能会出现,陪都反过来压国都一头的态势。

而且地方势力的话语权太重,也确实会影响朝廷的政策,最后好处全让他一个得了。

朱元璋虽然看不到未来,但仅凭眼下他就知道,应天太强必然是隐患。

群臣自然不会反对,他们比谁都希望大明能平稳。

于是,就将应天一分为二。

一为江苏承宣布政使司,也就是江苏省,省治自然就是应天城(南京)。

另一个省的名字就比较有争议了,大家取了很多名字。

最后朱元璋拍板,凤皖承宣布政使司,也就是凤皖省,省治就放在了凤阳。

凤取自凤阳,朱元璋的老家。

皖是因为此地为古皖国地界,取历史悠久之意。

对这个名字,自然没有人会反对。

这时陈景恪又不安分了:“陛下,湖广的地盘也大啊……”

朱元璋看了看地图,然后湖广变成了湖南和湖北。

陈景恪又说道:“陛下,陕西……”

朱元璋脸一黑:“你闭嘴,陕西现在还有一半在北元手里,等夺回来再说。”

“康藏……”

“你想把康藏的首领都逼反吗?还是你准备带兵去征服他们?”

陈景恪悻悻的闭上了嘴。

心中则想的是,等枪炮造好了,你看我怎么让那些奴隶主变得能歌善舞的。

大明这一轮虽然没有推行什么新政策,但动静可一点都不小。

不论是分拆行省,还是迁都都是大事,可怠慢不得。

与之相对应的,对外方面就略微收敛了锋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