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都在朱元璋和华英雄的计划之内,他们并不会因为关注这些事,就停下了手头上更重要的工作。
这期间,华英雄主抓工部,做的是其他人难以帮得上忙的东西,主要包括——煤矿和铁矿开采技术的改进,转炉炼钢法的标准化和推广,工具生产的流水线化,水泥烧制的规模化,等等。
凡是这些对于大明的土着来说,比较陌生且毫无头绪的项目,华英雄都必须亲力亲为,带领出一些有一定专业知识储备的人才之后,再退居幕后作为顾问。
科学院的研究,以及国子监及地方的教育方面,也是类似的情况。好在目前的研究进度,尚不深入,也暂时不具备更加精密的设备和纯净度更高的实验物质等条件,因而作为高材生的华英雄,其知识储备尚足以应付。以后研究深入了,也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各种资料,作为研究方向和注意事项的指导。
小主,
火器的研究方面也有所突破。对于目前的大明来说,主要的敌人,无论是北元,还是西南土司,都并非坐拥坚实城墙的集中型城邦,因此,以能大量杀伤有生力量的小型火炮,成为研究的重点。得益于钢铁冶炼技术的进步和火药的改良,由华英雄提供设计思路,工部终于完成了新式后膛火炮的试制。
经过沐英的试验,这款火炮完全能够满足高精度、高杀伤范围、高移动力的要求。朱元璋大喜,本想将其命名为“洪武炮”,不过在华英雄的劝说还是作罢。原因无他,这只是第一款新式火炮,为了保证命名的连续性和合理性,必须制定一个命名规则。
最终,此款火炮被命名为“二六式管炮”。所谓“管炮”,即是后世所谓“加农炮”,而“加农”一词,是cannon的音译,再看大明并不适合使用,故而根据其意义取名“管炮”。二六式,则是指该款火炮研制于洪武二十六年。
由于炮身的铸造效率不低,因此,“二六式管炮”已经有一定批量的装备在中央精锐部队,以及新组建的大明海军部分战舰上。
而步枪虽然制作出了样品,不过受限于无缝钢管和定装弹的制作工艺复杂度,因此产量低下,无法大量规模装备。为解决这方面的困难,亟需研制出动力稳定的机床。
老朱那边当然也没闲着,主动把农事揽了过来。老朱本就是农民出身,登上大位之后,也一直以劝课农桑为己任,粮食和棉花,都是他大力推广种植的。之前搞的温室,只是小试牛刀,开年后新作物的推广才是重中之重。
好在新作物的在年前已经是宣传的重点,在各地的广播不断的信息轰炸下,其好处早已是人尽皆知,各地官员和百姓早已跃跃欲试。现在,只等秋征之时,检验收获的成果。
此次秋征,是朱元璋主持的另一项重大改革——税制改革的第一次征税。不过,即使以朱元璋的权威,这个改革似乎仍然出现了问题。
“看来税制改革,阻力果然巨大。”朱元璋手握一本奏疏,感叹道。
“没猜错的话,应该是江浙那边吧?”华英雄说道:“那边的商人早已习惯了前元的放养政策,当地又没有藩王制衡,朝廷的政策难以真正落实。”
“不错!江浙一带,粮食产量很高,即使大明开国以来,一直对那些地方课以重税,仍然是大明最富庶的所在。”朱元璋说道。
“定都应天,也是为了抓紧这个钱袋子吧?”华英雄分析道:“现在朝廷又在搞海贸,不过海关的关税全部要收入国库,这又是抢夺了当地商人一大笔收入。”
“嗯,大孙说的是。若是像老四那样迁都北平,江浙一带必然再不受朝廷制约,长此以往,朝廷税收会锐减,逐渐陷入崇祯那样的困境。”朱元璋说道:“因此,这次的秋征,一定要为今后做出一个表率,绝对要大获成功才行。”
“既然如此,不如这次让我去。”华英雄忽然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