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嬴野的使命....及权力的滋味

嬴野再次长长的叹了口气。

事实上穿越整个整个太平洋而后抵达美洲这件事情,放在这个时代大概就是谁去做都是一样的概率——几乎十死无生。

首先便是这个设备的问题。

这个时代的船只几乎没有贯穿整个大海的能力——都是木制的船只,而且承受大风与海浪的能力并不算大,就算嬴野能够短暂的将大秦的制造船只的力量提高无数倍也没有什么作用。

毕竟1的一百倍也只是一百而已,但一百的一万倍就是一百万了。

大秦船只的基础、或者说这个时代船只的基础就是这样子的,太过于先进的东西即便是嬴野说了出来他们也是做不出来的,这不是九族不九族的事情。

就好比在现代社会,你就算是拿九族去威胁一个人,让他莫名其妙的手搓出来一艘空天母舰,他是压根不可能手搓出来的。

这个时代就是这样。

知识虽然具有稳定性——比如嬴野将数千年之后的知识带到这个时代,但这些知识却依旧是知识,是不会变成错误与谬论的知识。

他是固有存在的东西。

但知识同样也是要一点点去学习、去消化、或者说转化成真正现实中存在的“技术”的,有些事情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就好比是数学一样,你不会就是不会。

有些时候文科的某些东西——比如语文历史政治这些,你就算是不会,大概也可以瞎编一点点,或者说根据材料中出现的一些话语去写,换算成自己的话去整成答案,那或许还能够答对,甚至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得到不低的分数。

但...物理化学和数学不一样,你不会你就是不会,你一点也编不出来,只能够空落落的写一个“解”放在那里,试图感化老师给你一分——哪怕你知道这不现实。

知识是需要被人所运用的,当人无法理解这个知识的时候,这个知识就等同于不存在——他无法正常使用制造工具。

这是世界运行的最基础的“理”和“规则”。

无法动摇。

那么为何最后会选择了徐福呢?

答案太简单了。

徐福基本上是这个时代中有记载的、有猜测的,真正的驾着船只跨越了海洋抵达了倭国的人,也是唯一一个。

在这个陌生的时代,嬴野所能够信任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