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海正冲被日军突如其来的一轮炮击吓得心惊胆战,毕竟一旦日军持续不断地发动炮击攻势,那么处于毫无遮蔽物掩护之下的海团必将遭受重创,人员伤亡必定极为惨重。就算最终能够艰难取胜,他也实在难以向虞师有所交代啊!
正当海正冲满心以为此番己方定然损失惨重之时,没想到日军的炮击竟然只进行了一轮之后便骤然停歇下来,仿佛之前那凶猛的火力只是昙花一现般短暂。海团的战士们见状纷纷长舒一口气,紧绷的神经稍稍得到缓解,紧接着又毫不犹豫地继续向着敌军发起了新一轮勇猛无畏的进攻!
傍晚时分,夕阳如血,战斗终于落下帷幕。虞啸卿和赵苟站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望着眼前的景象,心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愕。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原本以为会异常艰难、在沙盘中反复演习过无数次的这场战斗,竟然会因为周卫国的加入而变得如此轻而易举!
按照最初的预计,能够以一比二的伤亡比例来换取胜利已经堪称大捷——也就是说,我方每损失两名英勇的战士,才能消灭一个凶残的小鬼子。然而,最终的战果却大大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其中,海正冲所率领的部队伤亡最为惨重,接近五百人之多;龙文章带领的突击队则有六十多位壮士壮烈牺牲;而周卫国指挥的游击队也付出了一百多条生命的代价。但是,令人振奋的是,整体的伤亡比例居然达到了惊人的一比二点五!这意味着我方平均一名无畏的战士就能成功歼灭多达二点五个穷凶极恶的小鬼子!
实际上,竹内连山手中掌握的兵力本就少得可怜,仅仅只有大约两千来人而已。面对我军强大的攻势,这些小鬼子若想要取得胜利,唯一的办法就是借助有利地形拼死防守。不过,即便如此,这种策略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相当有限的,最多只是给我方造成更多一些的人员伤亡罢了。毕竟,在这场激烈无比的南天门争夺战中,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实在太过悬殊,足足达到了一比十二之巨!而且,我方的装备更是全面碾压小鬼子,主力军配备的都是清一色的美式先进武器,相比之下,小鬼子又有什么资本与我方一较高下呢?
实际上就在此时此刻,尽管大部分小鬼子已经命丧黄泉,但仍然有一小部分狡猾的敌人藏匿于南天门之下那错综复杂的地道之中苟延残喘着。这些残存的小鬼子犹如惊弓之鸟一般,如同老鼠般蜷缩在地底深处,不敢轻易露头。
而虞师的将士们则毫不气馁,他们分散开来,漫山遍野地仔细搜寻着地地道口。一旦发现哪怕是一丝端倪,他们便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迅速用各种材料将其封堵得严严实实。
在这紧张激烈的搜索行动中,何书光表现得尤为勇猛。只见他手持威力巨大的喷火器,气势汹汹地朝着每一个疑似地道入口的洞穴猛扑过去。伴随着“呼呼”作响的喷火声,一道熊熊燃烧的火龙瞬间喷射而出,直冲入洞内。这条火龙不仅能够将洞穴内部的氧气迅速消耗殆尽,更能让躲藏其中的小鬼子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与绝望。
紧接着,在火焰肆虐过后,何书光会指挥手下士兵迅速搬来巨石、沙袋等物,将洞口彻底封死。如此一来,即便那些小鬼子幸运地没有被烈火直接吞噬生命,也难以逃脱因缺氧而被活活憋死的悲惨命运。
何书光被鬼子堵在树堡内,压着打的火气终于小了一些!
小主,
在这群负隅顽抗的小鬼子当中,竹内连山可谓是个异类。这个家伙倒是颇具所谓的“武士道精神”,面对绝境竟然宁死不屈,坚决不肯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他宁可选择在黑暗狭窄的地道中慢慢窒息身亡,也不愿低下那颗高傲的头颅。最终,竹内连山以及那些躲在地道里死活不肯出来的小鬼子们,算是如愿以偿地走向了他们注定的结局——死亡。对于这些侵略者来说,这也是他们应得的下场,实在是死有余辜、不足怜惜!
此时此刻,赵苟所率领的尖刀旅正争分夺秒地加紧过江的步伐。由于战斗力强大且战术运用得当,这支精锐之师并没有参与到南天门那场激烈的战斗当中,毕竟对付敌人根本用不上他们出马。而另一边,虞师那多达一万多人的队伍,则如潮水般浩浩荡荡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搜山行动。小鬼子苦心经营的一个个老鼠洞被封堵得不计其数,仿佛要将这片土地上残留的罪恶彻底清除干净。
虞啸卿决定在此处暂时驻守一段时间,因为他的唐副师长尚未归来。接下来的行动计划还有待唐副师长与长官部进行一番周旋沟通。尽管虞啸卿向来眼高于顶,对谁都瞧不上,但唯独对唐基此人却是打心眼里感到钦佩。这位唐副师长不仅为人处世八面玲珑、左右逢源,而且还特别善于为虞师争取各种物资补给。可以说,他为虞家可谓是立下了赫赫战功啊!
当夜幕降临之后,赵苟带领着手下士兵成功渡过江水,并迅速与周卫国领导的游击队胜利会师。随后,经过一番紧张有序的部署安排,他们让人把周卫国此前缴获的山炮和重机枪等重要武器装备一并带走。紧接着,所有人趁着夜色匆匆赶往和顺镇安营扎寨。
就在临行之前,赵苟特意嘱咐段鹏一定要派人悄悄地将唐基放走,并且千万不能走漏半点风声,以免暴露己方的行动意图。
就在虞啸卿带着一帮骨干在南天门庆祝时,唐基带着一帮鼻青脸肿的手下,连哭带嚎的来到了南天门道“虞侄啊,闯祸咧啊!”
虞啸卿道“怎么回事,你不用着急,慢慢说!”
唐基道“虞侄啊,长官部的命令不是让你进攻的,是让你攻击立止啊!”说完拿出一封命令递给了虞啸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