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拉娣听后十分欣慰,因为许大冒没有忽视那四个孩子。
“你能想着他们,也算有良心。”
梁拉娣满脸幸福。
“哪有,那四个早就叫我爸爸了。”
许大冒认真地说道,确实,三毛和秀儿都已经改口了,他们就是自己的孩子。
许大冒接着对阎埠贵和何宇柱说:“咱们聊到这儿吧,我媳妇儿需要回去休息了。”
说完便扶着梁拉娣离开了。
何宇柱深有感触地说:“有了贤内助,男人就不会轻易遇到灾祸了。”
阎埠贵笑着附和道:“嘿,你真有学问,柱子!不过这话确实有道理,我们都了解许大冒,自从娶了梁拉娣,他整个人都变好了。”
“他也不再找你的麻烦,你们的关系现在也缓和多了。”
“嗯,确实改进了很多。”
何宇柱点了点头,“好了,我也该回去了,雯丽要出院,我得提前去那边准备。”
“行,你也赶紧忙去吧!”
阎埠贵继续侍弄他的花花草草。
……
许大冒的妻子怀孕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梁拉娣也因此赢得了大家的好评。
许大冒的父母更是高兴,每天都来院子里看望。
与此同时,三线建设的决定已经正式公布,这令人们的心态变得有些不安定。
有的人愿意参加,而有的人则不愿意。
这一走就是直奔国家的最西边,路途遥远,刘光齐第一个报了名。
院子里也有几家住在倒座房的人,因为条件差、空间小,几乎没有一胎的家庭,全都是两个或更多的孩子,他们也在考虑是否报名参加。
尽管三线建设初期非常艰苦,但以后的福利肯定要比现在好得多,甚至可能住上有厨房和卫生间的楼房。
相比之下,现有的楼房显然比平房更受欢迎。
最近院子里将要空出两间倒座房,许大冒一直很关注,但南易则不太在意。
因为南易提出了要赡养冉家的孩子,所以他未来大部分时间都会住在冉家。
冉家拥有一栋三层的小洋楼,这是他们在回国后自购的。
虽然在四九城里三层小洋楼不是特别多,但也并非罕见,许多解放前住在这里的外国人都有这样的房产,而且大多是用外汇购买的。
因此,冉家实际上并不缺住房。
尽管目前禁止房屋交易,但因工作调动离开四九城的人会处理他们的房产,许大冒便开始到处打听价格,哪怕这些倒座房较小,很多家庭现在急需住房。
虽然院子里有很多人有能力购房,但真正需要的并不多,许大冒首先找到了何宇柱。
“柱子,那两间倒座房你要不要?”
许大冒跑到何宇柱家问道。
“不要!”
何宇柱摇了摇头,“你还是问问南易吧,我们家已经有了地方住了。”
何宇柱家确实暂时不缺房子,但那毕竟是未来的打算,现在确实不需要更多住房。
“行,我现在就去找南易。”
许大冒转身骑上自行车,往二食堂方向骑去,见到南易后直接开门见山地问道。
南易也摇了摇头说:“以前是考虑过,但现在不打算买了。
我和秋叶带着孩子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岳父家,我还打算照顾他们养老呢。”
“要是再生个儿子,我就直接让他随秋叶的姓了。”
“哦……”
许大冒微微一怔,随即附和道,“那你真是够好的了,如果没人跟我争,价格应该能便宜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