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第19章
张诚升任知府后,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他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更多的变化。
治理新政,初见成效
张诚到任后,首先对当地的税收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他发现以往的税收制度存在一些漏洞,导致部分富商巨贾偷税漏税,而普通百姓的税负却相对较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张诚制定了新的税收政策,加大了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打击力度,同时减轻了普通百姓的税收负担。
这一举措引起了一些富商的不满,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方式阻挠政策的实施。但张诚不为所动,他凭借着坚定的决心和有力的手段,成功推行了新政策。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税收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百姓的生活压力也得到了缓解。
在发展经济方面,张诚鼓励百姓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他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帮助当地建立了一些小型的工厂和作坊。同时,他还组织了商品交易会,促进了当地与周边地区的贸易往来。在他的推动下,当地的经济逐渐繁荣起来,百姓的收入也有了显着提高。
文化繁荣,书院之争
张诚一直重视文化教育,他在当地大力扶持书院的建设。在他的倡导下,一座新的书院即将落成。然而,在书院的选址和师资聘请上,却出现了一些争议。
当地的两位乡绅,一位主张将书院建在城东,因为那里交通便利,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学子;另一位则认为应该建在城西,那里环境清幽,更适合读书学习。两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甚至闹到了张诚这里。
张诚并没有轻易做出决定,他亲自考察了城东和城西的选址,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最终,他决定将书院建在城北的一处风景优美且交通相对便利的地方,同时兼顾了两位乡绅的部分意见。
在师资聘请上,也出现了分歧。一些人推荐当地的老学究,认为他们学识渊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而另一些人则主张聘请年轻有才华的学者,他们认为年轻人思想更开放,能够给学生带来新的知识和观念。张诚再次采取了折中的办法,他既聘请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学究,也邀请了一些年轻有为的学者,让他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