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怒目圆睁,拍案而起:“粮草之事为何筹备不周?若因此延误战机,尔等皆当问罪!”众将皆低头不语,李逸站出来说道:“主公息怒,末将愿亲率一队人马,去周边地区筹集粮草。定当不辱使命,尽快解决粮草问题。”曹操看着李逸,说道:“此事交于你,吾放心。但务必速去速回,莫要耽误了西征大计。”
李逸领命而去,经过数日奔波,与各地周旋,终于筹集到了足够的粮草,解了曹军的燃眉之急。
终于,曹操率领大军踏上了西征之路。一路上,遭遇了敌军的多次阻击。
一次战斗中,曹军陷入了敌军的重重包围。曹操焦急地说道:“李逸,如今形势危急,吾军被困,该当如何突围?吾等切不可在此坐以待毙!”李逸目光坚定,大声说道:“主公莫慌,末将愿率敢死队为您杀出一条血路!只要主公能突围而出,保存实力,日后必能卷土重来。”说罢,李逸身先士卒,手持长刀,冲向敌军。
经过一番浴血奋战,曹军在李逸的拼死搏杀下成功突围。但李逸也身负重伤,鲜血染红了战甲。
曹操看着受伤的李逸,感动地说道:“李逸,此番若不是你,吾等恐难脱身。你的英勇和忠诚,吾铭记于心。”李逸虚弱地回答道:“为主公效力,万死不辞。只要主公大业能成,末将这点伤又算得了什么。”
经过那次惊险的突围,曹操和李逸带领着残军在一处山谷中暂时休整。
曹操看着疲惫不堪、神情低落的将士们,忧心忡忡地对李逸说:“李逸,此次我军损失惨重,士气亦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接下来该如何是好?吾心甚忧。”李逸尽管强撑着受伤的身体,眼神中却依然透露出坚定,回答道:“主公,此刻我们当安抚军心,让将士们知道,一时的挫折并非终结。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我们重整旗鼓,厉兵秣马,仍有胜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曹操点头,随即下令分发仅存的粮草,让将士们得以果腹。李逸则不顾自己伤势未愈,拖着沉重的身躯,逐个营帐去鼓舞士气。他对每一位将士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着他们重新燃起斗志。
数日后,曹军继续前行。但前方道路艰险,探子来报,前方有一处险关,城墙高耸,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曹操召集将领商议对策,众人皆面露难色。李逸站出来说道:“主公,强攻恐难奏效。此关敌军防守严密,若正面强攻,我军必将损失惨重。不如派小股部队佯攻,吸引敌军注意力,我率主力绕道敌后,突袭敌军。出其不意,方可取胜。”曹操思索片刻,目光坚定地看着李逸,说道:“好,就依此计行事。但此计甚险,李逸,你可要多加小心。”
李逸带着主力部队在山林中艰难行进,道路崎岖难行,荆棘丛生。但他们咬紧牙关,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绕到了敌军后方。李逸一声令下,曹军如猛虎下山,喊杀声震天,敌军阵脚大乱。
曹操见时机已到,指挥正面部队发起进攻。一时间,战鼓雷鸣,曹军士气如虹。经过一番激战,曹军成功攻克险关。
曹操大喜过望,拉着李逸的手说道:“李逸,此次多亏有你,妙计破敌,方能取胜。你的智谋和勇气,实乃吾军之幸。”李逸谦逊道:“皆是主公指挥有方,将士们用命。末将不过略尽绵薄之力。”
然而,还未等曹军喘息,又有敌军增援部队如潮水般赶来。曹操与李逸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神中都看到了坚定和决绝,深知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李逸毫不犹豫地主动请战:“主公,末将愿率一军抵挡敌军增援,为主公争取时间。末将定不辱使命!”曹操紧紧握住李逸的手,叮嘱道:“李逸,务必小心。吾等在后方等你凯旋。”
李逸带领部队迎向敌军增援,战场上杀声震天,李逸在敌军中奋勇拼杀,身上又添了许多新伤。
就在李逸渐渐不支之时,曹操率领主力及时赶到,如神兵天降,击退了敌军。
经过这一系列的艰难战斗,曹操和李逸的军队终于在西部站稳了脚跟。但他们明白,未来的路还很长,统一大业尚未完成,仍需不懈努力,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