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来到李逸的营帐,只见李逸面色苍白地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军医在一旁神色凝重地说道:“将军伤势过重,能否醒来,只能看他的造化了。”曹操紧紧握住李逸的手,手心满是汗水,默默祈祷他能早日康复。
与此同时,虽然敌军暂时败退,但曹操清楚,他们不会善罢甘休。为了防备敌军再次来袭,曹操一方面加强城防,指挥士兵们增设陷阱、加固城门;另一方面派人去周边地区招募新兵,补充兵力。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由于战争的破坏,农田荒芜,城中的粮食储备急剧减少,百姓们也开始面临饥荒的威胁。曹操心急如焚,四处寻找解决粮食问题的办法。他亲自走访城中的大户人家,希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就在这时,一位富商主动找上门来,表示愿意捐赠一批粮食,帮助曹军渡过难关。但他提出一个条件,希望曹操能在战后给予他一些商业上的特权,比如垄断某种商品的经营权。曹操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答应富商的条件,可能会引起民众的不满,认为他偏袒权贵;如果拒绝,城中的粮食危机将无法解决,可能会引发更大的混乱。
经过深思熟虑,曹操决定接受富商的捐赠,但同时也向他表明,特权之事需待战后从长计议,一切都要以百姓的利益为重。富商虽然有些不满,但也只能暂时答应。
有了这批粮食,城中的局势暂时稳定了下来。但曹操心中的忧虑并未减少,他时刻关注着敌军的动向,准备迎接下一场战斗。
几天后,李逸终于从昏迷中醒来,曹操大喜过望。李逸虽然身体还很虚弱,但他坚持要参与军事部署,与曹操共同商讨御敌之策。
就在他们积极准备的时候,探子来报,敌军再次集结了大量兵力,而且这次还配备了更为精良的武器和攻城器械,正朝着城池逼近。曹操和李逸对视一眼,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绝,他们知道,一场更为残酷的战斗即将来临。
城中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百姓们也纷纷表示愿意与军队一同抵抗敌军。一位年轻的铁匠主动为士兵们打造更加锋利的兵器,一位老妇人则带着家中的女眷为士兵们缝制战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曹操站在城墙上,望着远方,心中暗暗发誓,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守护这座城和城中的百姓。
敌军日益逼近,曹操和李逸抓紧时间做最后的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