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曹操和李逸拒绝了众多官员的拉拢,但他们也因此树立了不少敌人。这些敌人在暗中联合起来,想方设法地给他们制造麻烦。
在一次朝会上,曹操和李逸就边境防御策略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却被那些敌对官员恶意曲解,指责他们过于激进,可能会引发与邻国的更大冲突。曹操据理力争,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列举了敌军的种种威胁以及加强防御的必要性。但那些官员却充耳不闻,一味地攻击他们。
李逸见状,心中气愤不已,他大声说道:“我们一心为了国家的安危,提出的都是切实可行的方案,你们如此颠倒黑白,究竟是何居心?”这番话更是激怒了那些官员,他们纷纷指责李逸以下犯上,没有臣子的礼数。有人甚至添油加醋地说:“这二人如此张狂,分明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
皇帝在龙椅上,脸色阴沉,一时难以决断。就在这时,之前试图拉拢他们的王大人站了出来,看似公允地说道:“陛下,曹操和李逸或许是出于忠心,但犯法不当,理应受到责罚。不过念在他们以往的功绩,可从轻发落。”他的眼神中却透着一丝得意和阴险。
曹操和李逸明白,这所谓的从轻发落不过是王大人的阴谋,想要借此打压他们。但在这朝堂之上,形势对他们极为不利。
就在他们陷入困境之时,一位一直默默观察的老臣站了出来。这位老臣德高望重,战功赫赫,在朝中颇有威望。他向皇帝进言道:“陛下,曹操和李逸的建议虽有争议,但出发点是为了国家。如今边境局势紧张,我们应当以大局为重,仔细商讨,而非急于责罚。况且,这二位将军在边境屡立战功,对敌军的情况最为了解,他们的建议不可轻易否定。”
皇帝听了,微微点头,说道:“那就再议此事。”
退朝后,那些敌对官员并没有放过曹操和李逸。他们在背后散布谣言,说曹操和李逸企图独揽军权,心怀不轨。一时间,京城中流言蜚语四起。
曹操和李逸的住处也时常有不明身份的人监视和骚扰。有一天晚上,甚至有人向他们的院子里扔石头,还在门口涂写污蔑的话语。
他们的支持者也受到了威胁和打压。一些原本愿意为他们说话的官员,迫于压力,也选择了沉默。
然而,曹操和李逸并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他们一方面积极收集证据,准备在合适的时机为自己正名;另一方面,继续与那些正直的官员保持联系,共同商讨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