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攻打边境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曹操和李逸一方面加强城防,另一方面派出更多的探子收集敌军的情报。他们发现敌军内部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将领主张继续强攻,而另一部分则认为应该暂时撤退。这些主张撤退的将领,原本就对这场战争的前景感到担忧,如今粮草被烧,更是觉得胜算不大。

曹操和李逸决定利用敌军的分歧,派出使者前去劝降敌军中主张撤退的将领。使者在敌营中巧舌如簧,分析利弊,说道:“如今你们粮草被烧,强攻未必能胜,若执意进攻,损兵折将不说,回去还可能受到责罚。不如与我们合作,大家都能有个好的结局。”终于成功地说服了一部分将领。

敌军内部的矛盾愈发激化,进攻的计划也一再推迟。曹操和李逸抓住这个机会,组织士兵进行了一次突袭。在突袭中,士兵们如猛虎下山,冲入敌军阵营。然而,敌军也拼死抵抗,战斗异常激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逸在战斗中不幸中箭,那支箭直直地射向他的胸膛。身边的士兵们惊呼着,奋力将他护住。李逸强忍着剧痛,继续指挥战斗,直到最终体力不支倒下。

曹操心急如焚,连忙将李逸带回营帐,召集军医进行救治。营帐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曹操在一旁焦急地踱步,双手紧紧握拳。

军医们忙碌地为李逸处理伤口,汗水湿透了他们的额头。曹操时不时地凑上前询问情况,眼中满是关切和担忧。

终于,军医长舒一口气说道:“将军性命无忧,但伤口很深,需要好好休养。”

曹操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但他知道,接下来的战斗依然艰巨,而李逸又身负重伤,他必须独自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他暗暗发誓,一定要守住边境,等待李逸康复归来。

李逸受伤之后,曹操肩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他既要操心城防事务,又要时刻关注敌军的动向,还要抽出时间去探望李逸的伤势。

曹操整日忙碌,面容憔悴,但他的眼神始终坚定。士兵们看到曹操如此坚毅,也都鼓足了勇气,决心与敌军死战到底。

而敌军内部,那些主张进攻的将领见迟迟不能发起攻击,对主张撤退的将领愈发不满,双方甚至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和冲突。其中一位主战的将领指着主退将领的鼻子大骂:“你们这群胆小如鼠的家伙,就知道退缩,简直是我们军队的耻辱!”主退将领也不甘示弱:“你们盲目进攻,只会让更多的兄弟白白送死!”双方剑拔弩张,差点动起手来。

一天,曹操正在城墙上巡视,突然发现敌军营地有异常的动静。经过仔细观察,他判断敌军可能要发生内乱。他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紧盯着敌军营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果然,没过多久,敌军内部就爆发了一场混战。曹操当机立断,决定趁此机会发动攻击。他迅速集结了城中所有能作战的士兵,站在士兵们面前,大声说道:“兄弟们,敌军内乱,这是我们的机会!为了我们的家园,为了我们的亲人,跟我冲!”

他身先士卒,打开城门,冲向敌军营地。此时的敌军正陷入混乱之中,毫无防备。曹军如入无人之境,杀得敌军丢盔弃甲。有的敌军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倒在了曹军的刀剑之下。

在战斗中,曹操身先士卒,奋勇杀敌。他的盔甲上沾满了鲜血,但他的步伐依然坚定。一名敌军将领企图偷袭曹操,被曹操察觉,反手一剑将其斩杀。他的勇猛激励着每一个士兵,大家都舍生忘死,英勇作战。

经过一场激烈的厮杀,曹军取得了重大的胜利。敌军伤亡惨重,残余部队仓皇逃窜。战场上尸横遍野,曹军士兵们欢呼着,庆祝着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曹操带着胜利的喜悦回城,第一时间去看望李逸。李逸虽然还躺在床上,但精神已经好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