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攻打东吴

曹操冷笑一声:“如今我军已占上风,岂会轻易罢兵?东吴此时求和,莫不是缓兵之计?”

但李逸却劝道:“主公,不妨听听他们的条件,再做定夺。如今粮草短缺,若继续作战,恐怕也会陷入困境。而且我们的后方也需要巩固,长期在外征战,国内或许会有隐患。”

曹操沉默片刻,示意使者继续说下去。

使者提出,东吴愿意割让部分土地,并每年向曹军进贡,只求曹军退兵。还承诺会遣送质子,以表诚意。并且东吴愿意开放一些重要的港口,促进双方的贸易往来,实现互利共赢。

曹操与李逸在营帐中彻夜商议,权衡利弊。曹操心中明白,虽然目前占据优势,但继续进攻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风险。军中不仅粮草不足,而且士兵们长途征战,疲惫不堪,伤病员也日益增多。同时,天气逐渐炎热,疫病也有爆发的迹象。

最终,曹操决定接受东吴的求和条件。但他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东吴必须彻底放弃对抗的念头,以及加强双方的贸易往来,共同维护边境的安宁。在和约签订后,东吴要立即交割割让的土地,并且在贸易中不得设置障碍。

在签订和约之后,曹操率领大军班师回朝。一路上,曹操感慨万分:“战争虽能带来胜利,但和平才是百姓真正渴望的。只是这和平来之不易,需时刻警惕,以防东吴再生事端。”

回到朝中,曹操和李逸受到了隆重的欢迎。但他们深知,国家的安定需要持续的努力和警惕。曹操在朝堂之上,向皇帝详细禀报了此次征战的经过和成果,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局势的担忧。皇帝对曹操的功绩大加赞赏,赏赐了众多的财物和土地。

而李逸则忙着整顿军队,安抚伤亡士兵的家属。他亲自到士兵家中慰问,给予丰厚的抚恤金,让士兵们能够安心养伤和生活。

虽然暂时迎来了和平,但曹操和李逸都明白,他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出现的新挑战。他们加强了边境的防御工事,训练新兵,同时密切关注着东吴的一举一动。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曹操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心中默默祈祷:愿国家长治久安,百姓永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