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扩大地盘

曹操和李逸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营帐内气氛凝重,将领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正面迎敌,有的则建议暂避锋芒。一位性急的将领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怕什么!咱们直接跟他们拼了,定能杀他们个片甲不留!”另一位沉稳的将领则摇摇头,分析道:“敌军数量众多,不可贸然行动,需从长计议。”

曹操沉思片刻后说道:“敌军虽众,但他们是临时拼凑,军心未必统一。我们若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定能取胜。”李逸点头表示赞同,并提出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指着地图说道:“此处山谷狭窄,可在此设伏,再派一支奇兵绕到敌后,断其粮草。”

曹军在曹操和李逸的指挥下,巧妙地布置防线,设下了多处埋伏。士兵们日夜操练,摩拳擦掌,只等敌军到来。

当联军来袭时,曹军佯装败退,将敌军引入了埋伏圈。一时间,喊杀声四起,曹军从四面八方杀出,联军顿时阵脚大乱。但联军中的一位将领很快反应过来,他大声呼喊,试图重新组织队伍。

然而,联军的将领也并非等闲之辈,他们迅速组织反击,试图稳住局势。双方陷入了激烈的鏖战,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一位年轻的曹军士兵倒在血泊中,他的战友红着眼,怒吼着冲向敌军。

在关键时刻,曹操亲自率领一队精锐骑兵,直捣联军的中军。他挥舞着长剑,奋勇杀敌,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败。曹操的战袍被鲜血染红,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

小主,

李逸则在后方指挥调度,确保各路兵马协同作战,不给敌军丝毫喘息的机会。他不断派出信使,传达指令,嗓子都喊哑了。

经过数天的激战,曹军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联军损失惨重,四散逃窜。但有部分敌军残部逃窜至附近的村庄,烧杀抢掠。曹操得知后,立刻派军队前去围剿,保护百姓。

这场胜利让曹操和李逸的威名传遍了整个地区,更多的城池和势力纷纷主动归降。一些原本犹豫不决的谋士也慕名而来,希望能为他们效力。

但曹操和李逸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们深知,要想真正建立一个稳定的政权,还需要加强内部的治理和文化建设。

他们开始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整顿吏治,选拔贤能。在选拔过程中,有人试图通过贿赂获得官职,被曹操和李逸严惩,树立了公正的风气。他们兴办学校,鼓励农桑。为了让百姓更好地掌握农耕技术,还专门派官员到田间地头指导。

同时,他们还加强了与其他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派使者出访,与远方的势力建立友好关系,促进贸易往来。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文化差异和利益冲突的问题,但都通过巧妙的谈判和妥协得以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曹操和李逸也遇到了一些内部的矛盾和问题。一些将领因为功劳分配不均而产生了不满,甚至暗中结党。曹操和李逸果断出手,将为首的将领革职查办,同时重新制定了公平合理的功劳评定制度。一些地方官员在执行政策时出现了偏差,导致百姓怨声载道。曹操和李逸亲自微服私访,了解实情,对犯错的官员进行严厉的惩处,并及时纠正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