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袁术中计

经过这场京城风波,曹操在朝中的地位虽然得以稳固,但他也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朝廷中的敌人并未完全消失。

回到根据地后,曹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势力布局和战略规划。他一方面加强与各地诸侯的外交联络,试图在复杂的局势中寻找更多的盟友;另一方面,大力整顿内部,提拔了一批忠诚且有才能的将领和官员。

李逸则负责加强根据地的防御工事,训练新兵,确保后方的稳定。同时,他还积极开展农业生产,为军队提供充足的粮草保障。他亲自下田,与百姓一起劳作,鼓励大家努力耕种。在他的带动下,农田里一片繁忙景象,粮食产量日益增长。

然而,曹操的举动引起了周边一些诸侯的警惕。其中,袁术认为曹操的发展对自己构成了巨大威胁,决定先发制人。他集结了大军,向曹操的领地逼近。

曹操得知消息后,立即召集将领们商议对策。会上,众人意见不一。有的主张主动出击,有的则认为应该坚守城池,等待敌军疲惫再进行反击。一位名叫庞德的将领说道:“主公,敌军来势汹汹,我们不妨以逸待劳。”另一位将领则反驳道:“若只是防守,恐失了士气,不如主动出击,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曹操权衡利弊后,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他派出一小股部队在敌军前方佯装败退,引袁术的大军进入预设的埋伏圈。

袁术果然中计,率领大军追击。当他们进入埋伏圈时,曹操一声令下,伏兵四起。一时间,喊杀声震天,袁术的军队陷入混乱。但袁术毕竟也是久经沙场的诸侯,他迅速组织抵抗,试图突围。在激烈的战斗中,曹操的军队也遭受了不小的损失。

一位年轻的校尉在冲锋时不幸中箭落马,被敌军重重包围。他的战友们拼死营救,终于将他从敌人的包围中救出。但他因伤势过重,昏迷不醒。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李逸带领一支奇兵从敌军后方杀出,直捣袁术的中军。袁术大惊失色,阵脚大乱。

曹操趁机指挥大军全面进攻,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袁术率领残部狼狈逃窜。但在逃窜过程中,袁术的残军又遭遇了山贼的袭击,损失惨重。

这场胜利让曹操的威名更盛,但他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深知,袁术的失败必然会引起其他诸侯的连锁反应,未来的战争可能会更加残酷。

果然,不久之后,袁绍联合了多个诸侯,组成了庞大的联军,准备与曹操一决雌雄。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曹操和李逸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