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孙刘失败

曹操得意洋洋地回到营地,论功行赏。而孙权和刘备则带着残兵败将,黯然撤退,他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不知未来该何去何从。

孙权在营帐中,面色阴沉,伤口的疼痛让他眉头紧皱。“此次大败,吾等损兵折将,该如何是好?”他看向刘备,眼中满是忧虑。

刘备也是一脸凝重,沉思片刻后说道:“吾等需重整旗鼓,休养生息,再寻战机。但当下,吾等首要之务乃是稳定军心,解决粮草与伤病之困。”

然而,他们的困境远不止于此。军中粮草短缺,伤兵众多,士气低落。一些将领甚至开始心生去意。一名将领在私下里与亲信抱怨:“这般下去,吾等岂有活路?不如早早另寻出路。”这话不慎传入孙权耳中,孙权当即将其严惩,以正军纪。

曹操这边,李逸因战功卓着,受到曹操的重用。曹操决定乘胜追击,不给联军喘息的机会。

李逸献计,派出多支小队骚扰联军的营地,让他们不得安宁。联军士兵们日夜戒备,疲惫不堪。

一天夜里,联军营地突然起火,原来是曹操的军队趁夜偷袭。火势迅速蔓延,联军在慌乱中仓促应战,又遭受了不小的损失。一名年轻的士兵在混乱中与队伍失散,四处寻找着自己的战友,眼中满是惊恐。

孙权和刘备意识到,不能再这样被动挨打,决定转移营地,寻找一个更安全的地方。

在转移的过程中,他们遭遇了恶劣的天气,道路泥泞难行。士兵们饥寒交迫,怨声载道。马车陷入泥坑,士兵们不得不奋力推拉,个个累得气喘吁吁。

曹操的追兵却越来越近,形势万分危急。

就在这时,刘备的一名谋士提出一个冒险的计划,以一小部分兵力引开曹操的追兵,主力部队则趁机加速前进。

孙权和刘备犹豫再三,最终决定冒险一试。那一小部分士兵由一名忠勇的将领带领,他们深知此去九死一生,但为了大局,义无反顾。

他们故意在曹操追兵面前暴露行踪,引得追兵改变方向。曹操的追兵以为这就是联军主力,全力追击。

联军主力部队则在艰难的条件下拼命赶路。但道路的艰难超出了想象,不少士兵因体力不支而倒下。

那一小部分引开追兵的士兵能否成功摆脱追击?孙权和刘备带领的主力部队又能否顺利到达安全之地?

那一小部分引开追兵的士兵在将领的带领下,拼命奔逃,试图将曹操的追兵引得更远。然而,曹操的追兵如恶狼般紧追不舍,双方的距离不断拉近。

将领深知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他心生一计,带着士兵们拐进了一条狭窄的山谷。山谷中道路崎岖,曹操的追兵不得不放慢速度。趁着这个机会,将领让士兵们在山谷两侧设下埋伏。当曹操的追兵进入山谷后,联军士兵们突然发起攻击,滚石、箭矢纷纷落下,曹军顿时陷入混乱。

但曹军很快反应过来,组织起反击。一场激烈的战斗在山谷中展开,联军士兵们拼死抵抗,但伤亡惨重。一名年轻的联军士兵被曹军的长枪刺中腹部,他惨叫一声,倒在地上,但仍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曹军扔出了手中的石块。

另一边,孙权和刘备带领的主力部队在艰难的行进中,不断有士兵倒下。刘备心急如焚,亲自下马帮助士兵们推车。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他的双手也被磨得鲜血淋漓。

孙权也不断鼓舞士气:“众将士们,只要坚持下去,我们就有希望!”他的声音已经沙哑,但依然充满力量。

就在他们以为即将摆脱危险的时候,前方出现了一条湍急的河流,拦住了他们的去路。河水汹涌澎湃,没有桥梁可以通过。联军士兵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