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的耐热度是可以的,因为原来制作桅灯和油灯都是需要耐热度的,现在主要是在吹制工艺上,要厚薄均匀,防止器材因为受热不均匀而破裂。
对“丰南号”来说,玻璃不算值钱东西,帮李琳玫炼制实验室器材也是通过这个过程提高技工的水平。
除了李琳玫绘制的那些器皿,沈云峰还增加了酒精灯,一些铁制的架具,当然,沈云峰不会突兀的加个很现代的试管架进去,都是一看能理所当然想到的东西。
今天,沈云峰又到玻璃厂检验了一下最新成果,感觉还能凑合用了,便打招呼一样烧制个七八件,总共弄个七八套给这个小姐姐去败家去。
给她的任务,沈云峰也想好了,一是提升玻璃的透明度。二是杜仲胶怎么转化成实用的橡胶。
火药方面的研制他可不敢交给李琳玫,不要把这小姐姐给炸断了手,明天他哥哥就带着一百来人上山来了。
英军第二次北上以来,相继攻陷厦门、定海、镇海、宁波等地。
不但东南沿海形势紧张,江苏、山东、直隶(今河北)、奉天(今辽宁)等省大员们也吓坏了,不知道英军下一步会打到哪里,于是纷纷告急,上报朝廷要求增加兵力、枪炮和经费。
此时,道光帝的朝廷内外交章奏议,群臣纷纷就中英之战提出自己的建议。
有的评论失败的原因,有的陈述今后“剿夷战法”。
有的名为奏报战防情况,实则认为一切防御皆无能为力,唯有妥协求和。
京口副都统海龄认为南方各省军队锐气已失,应另调吉林、黑龙江、直隶、山东等省兵勇,才能“一以当百,足敷堵剿”。
御史黎光曙则认为,“前定海、镇海之所以失利者,由于兵阵单薄,未能层层设伏故也”。
他主张海防炮位应分三层布置,“第二层务使坚于第一层,第三层务更坚于第二层”。
浙江巡抚刘韵珂则奏称:“伏查自古制驭外夷之法,惟战守抚三端,今战守不利,抚又不可,……实属束手无策。”言外之意,惟有妥协乞和一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