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伏击点安排六个人,只要安排60个人分别前往这个区的十个伏击点,采用守株待兔的策略就可以了。”
谢伟冷静地说道,“那无人机只要飞到这个区,必然会进入某一个伏击点的攻击范围。一旦进入,大家就果断举枪往上射击,这可比盲目地追在无人机后面要高效得多。”
盘古按照谢伟的指示,迅速将这些伏击点在电子地图上设置好,并用醒目的绿色点一一标记出来。
随后,谢伟向敢死队下达了迅速分散的命令。队员们接到指令后,毫不犹豫地朝着各自的目标出发,他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中穿梭,凭借着手中的电子地图,努力赶到那些代表伏击点的绿色标记。
当有队员率先到达某个伏击点后,便立刻拿起无线电,向大家报告:“XX伏击点已有人,无需重复前来。”
那清晰的声音通过无线电在空气中回荡,其他队员听到后,便会迅速调整方向,朝着其他的伏击点赶去。
就这样,一个小时以后,全城50个伏击点都成功有人蹲守。平均算下来,每个伏击点都有六个人严阵以待,他们如同潜伏在黑暗中的猎手,静静地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理论上来说,每一个队员都有平等的机会打下无人机。然而,最终究竟能够打下多少架无人机,主要还是看无人机飞向哪些区域。
在布鲁克林区的三号蹲伏点,六名敢死队员死死地盯着手中的电子地图,眼睛里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突然,一大群红色的小点在地图上迅速靠近他们这里。队员们瞬间兴奋起来,原本疲惫的身躯一下子充满了力量,他们高兴得跳了起来,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他们迅速而熟练地拿出微型火箭筒,将炮口对准了天空。几秒钟后,一阵嗡嗡的声音由远及近,如同成群的蜜蜂在低空盘旋,一群无人机以极快的速度来到了他们的头顶上空。
六名队员没有丝毫的犹豫,几乎同时扣动了扳机。伴随着几声尖锐的呼啸,六枚微型火箭弹如离弦之箭,拖着长长的尾焰,迅速地飞向无人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