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淦西回到教室的时候,张立维正和周春波钉木箱,一问才知道,木材厂这段时间的生产任务不少,抽不出人来制作几个包装用的木箱,张立维便拿了一些木板、木条回来自己制作。
他们正在制作的是手工玉米脱粒机的包装箱,被秦淦西叫停了,“老大、四哥,不费这个事了,这两个小玩意我们拿着去。”
张立维问道:“那行吗?蔡科长要我们全部打包的。”
周春波接过话去:“我也是这个意思。两个小件,很轻的,没必要浪费木材。只要我们能拿到哪里,不耽误事,他们不会说什么的。”
秦淦西提了提冲击夯机,“这个只有八十来斤,我们也可以提着去。”
他没说真话,是担心装在木箱里,万一遇上野蛮装卸把油箱弄破,问题就大了。
有了前两个打基础,这个就很容易解决,一致同意随人走。
这么一弄,就只要做三个大木箱,分别装旋耕机、电动打谷机和自走式播种机零部件。
秦淦西的处理方式也和他们有所不同,他们想制作全封闭的木箱,他不一样,只把某些易损的地方封闭,其它地方只钉几块木板意思意思,并且他还要把木箱制成可以重新利用的,万一献礼过后还要他们打包,那就简单多了。
虽然简单多了,但他们三个也弄了差不多一个下午,比组装手扶拖拉机的车头还慢,这就是隔行如隔山的真实写照。
把三个包装箱做好后,张立维写选址报告,周春波审核轮毂和轮胎设计图,秦淦西没事可干,干脆和大队的四个人一起组装车头,把组装进度加快。
周春波审核完图纸,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也出来帮忙。
“小十,我们为什么不选两台新组装的?看起来要新一些,新的也不会出现问题。”
“看起来新一些是对的,但不会出现问题却不一定,没磨合的新产品,出现问题的几率可能还要多一些。”
机器都是需要磨合的,大队那些拖拉机磨合这么久,至今没出现问题,初步检查也没异常,这才是比较好的状态,还有那两台被选中拖拉机,其发动机都是进口的,这一批都是国产的。
不是他不相信国产,在这个时候的国产发动机,不但噪声大、耗油量高,故障率也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