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最初报道的日期不到一个月,但澄清说明并没有让民众的信心立马恢复。他们会在心里嘀咕:
“就算是被人投的毒,注射器那么小的针眼,我怎么分得清它到底有没有毒?”
受害者有害论也出来了:“为什么别的产品没投毒,而要选择萌宝果奶投毒?可见这果奶还是有问题的。”
萌宝集团总部,赵常跃看到,曾经供不应求的产品,如今却在仓库里不断堆积。想到如今糟透了的销售报告,心里很是憋闷。
他非常恼恨那个写报道的记者,也恼恨这种体系:一有问题就不加分辨的广而告之,丝毫没有顾及受害者的利益。
赵常跃将事情缘由及相关文字材料整理好,全部发给了《内参报》记者。当年朱记者和傅记者采访过萌宝,双方一直有联络。
两位记者看过材料后,连夜写了篇报道—《西城日报失实报道,萌宝无辜受牵连》,发表在次日的《内参报》上。
一直关注萌宝改革进程的大领导,从《内参报》上得知失实报道的事,非常生气,在批示中对《西城日报》提出严厉批评,甚至要求停刊整顿和改组班子。
西城市委看到大领导的批示后,认为此事的性质是:一张小报差点毁了一个国有大企业。于是,会议一致同意,对西城日报进行改组。
但他们经核查发现,喝过毒鼠强果奶的三个孩子,最终确实都没救活。报道内容本身是属实的。可大领导的要求又不能不做。改组一事一搁就是两个月。
两个月后,西城市委会议决定,调《西城青年报》一个副总编过来当《西城日报》的社长。
最终认定这起报道的错误是,违反了“地方媒体不要报道外地新闻的新闻纪律。”原来的社长调离,总编被记过,副总编被记大过。
这事在媒体人看来有些争议:毕竟《西城日报》的报道属实。
但汉字原本就博大精深,同样的文字被不同人看到,会有不同的想法以。民众看到那样的报道,不会认为是坏人的错,只会以为萌宝所有产品都有问题。
不论问题是否是萌宝的责任,都会让民众恐慌,从而影响到萌宝产品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