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宿元景的谋划,梁山风声鹤唳

第八十六章:宿元景的谋划,梁山风声鹤唳

宿元景领命之后,并未急于出兵。他深知梁山历经多次大战,绝非易与之辈。于是,他先在京城张贴榜文,招募各方能人异士,为此次征讨出谋划策。

不多时,一位名叫萧让的秀才前来应募。萧让擅长模仿他人笔迹,且足智多谋。宿元景与他交谈后,大为赞赏,将其留在身边作为谋士。

萧让向宿元景献策道:“元帅,梁山贼寇凭借水泊天险,易守难攻。我们正面进攻,恐伤亡惨重。不如先派人混入梁山内部,扰乱其军心,再里应外合,大事可成。”

宿元景点头称是,说道:“此计甚妙,但需寻得可靠之人潜入梁山。” 萧让微微一笑,说道:“元帅放心,我有一好友,名叫金大坚,擅长雕刻伪造印章。我们可伪造一些书信,让内应带着书信,以投靠梁山之名混入其中。”

宿元景大喜,立刻安排萧让和金大坚着手准备。与此同时,他也在加紧训练士兵,打造更加精良的战船和攻城器械。

在梁山,众人得知宿元景的种种准备后,气氛变得紧张起来。吴用每日都在思考应对之策,他加强了梁山的巡逻和戒备,对每一个上山的人都进行严格盘查。

一日,一名自称是落难书生的人前来投靠梁山,他名叫李虞候,带着一封伪造的书信,信中称他对朝廷不满,仰慕梁山好汉的义举,特来投奔。

梁山的守寨士兵将李虞候带到晁盖面前,晁盖见他言辞恳切,心中有些犹豫。吴用则仔细观察李虞候的言行举止,总觉得此人有些可疑。

吴用对晁盖说道:“晁天王,此人来得蹊跷,我们需谨慎行事。不如先将他安置在山下,观察一段时间。” 晁盖点头同意。

然而,李虞候却急切地表示,他有重要情报要告知梁山众人,关乎梁山的生死存亡。吴用心中越发警惕,他想知道李虞候究竟打的什么主意。

李虞候到底是不是宿元景派来的内应?他所谓的重要情报又是什么?吴用能否识破宿元景的阴谋,带领梁山众人化解这场危机?梁山在这重重迷雾之下,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第八十七章:迷雾渐浓,真假难辨

吴用看着急切的李虞候,心中思索万千。他表面上不动声色,说道:“既然你说有重要情报,不妨说来听听。若真对梁山有益,我等自不会亏待你。”

李虞候见状,清了清嗓子,说道:“实不相瞒,宿元景此次征讨,除了五十万大军,还秘密打造了一批巨型投石机。这些投石机威力巨大,能将巨石抛射到梁山的寨墙上,一旦发动攻击,梁山的防御工事恐怕难以抵挡。”

梁山众人听闻,脸色微变。晁盖问道:“你如何得知这些消息?” 李虞候赶忙说道:“我本在宿元景军中做文书,偶然间听到几位将领商议此事,因不满朝廷的所作所为,又敬佩诸位梁山好汉,便冒险前来告知。”

吴用心中仍存疑虑,他继续追问:“那宿元景的大军何时出发,又有何具体作战计划?” 李虞候却支支吾吾,称只知晓投石机之事,其他并不清楚。

吴用心中断定,此人定有问题。但他并未当场拆穿,而是说道:“你一路奔波,先去休息。待我们商议后,再做定夺。” 随后,吴用安排人将李虞候带到一处营帐,暗中派人监视。

回到忠义堂,吴用将自己的怀疑说了出来。林冲说道:“军师,若此人真是奸细,留着恐怕是个祸患,不如直接审问。”

吴用摇头道:“不可,我们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若贸然审问,打草惊蛇,让宿元景知晓我们已有所察觉,恐怕会改变计划,对我们更加不利。我们不妨将计就计,看看他到底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