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沉冤得雪,火速驰援
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燕青等人守在医馆,焦急地等待着证人的救治结果。所幸,医馆的郎中医术精湛,经过一番紧张的抢救,证人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与此同时,李纲联合正直大臣,将收集到的蔡京、童贯等人陷害梁山、结党营私的证据,一一呈递给皇帝。证据确凿,铁证如山,皇帝看着这些证据,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蔡京、童贯等人革职查办,打入大牢。
随后,皇帝亲自召见宋江等人。宋江带领梁山众兄弟,跪在殿上。宋江沉痛地说道:“陛下,我等梁山兄弟一心为朝廷效力,却遭奸臣陷害,致使边疆战事失利,百姓受苦,我等罪该万死。”
皇帝长叹一声,说道:“朕险些误信奸臣之言,错怪了你们。如今边疆危急,朕命你们即刻启程,奔赴边疆御敌,务必保我大宋疆土,救百姓于水火。”
宋江等人谢恩后,立刻返回府邸,收拾行装,准备出征。梁山众人深知此次任务艰巨,时间紧迫,片刻不敢耽搁。
他们日夜兼程,火速赶往边疆。一路上,梁山众人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所过之处,百姓无不夹道相送,为他们加油鼓劲。
当梁山众人抵达边疆时,敌军已经将那座重要的军事重镇团团围住,正在发动猛烈的攻击。城墙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宋军士兵们在艰难地抵抗着。
宋江站在高处,观察着敌军的阵势。他发现敌军虽然人数众多,但攻城的阵型略显松散,且后方粮草辎重的防守相对薄弱。
吴用在一旁说道:“宋哥哥,敌军攻城心切,后方必定防备不足。我们可派一支精锐部队,绕道偷袭他们的粮草辎重,敌军见后方起火,必定军心大乱,此时我们再里应外合,定能解重镇之围。”
宋江点头称善,随即命令林冲、武松带领五千精兵,趁着夜色,悄悄绕到敌军后方。而他自己则亲自带领其余兄弟,准备在合适的时机对敌军发动正面进攻。
林冲、武松等人如夜行的猎豹,悄无声息地接近敌军的粮草大营。当他们接近大营时,武松一挥手,士兵们迅速解决了外围的哨兵,然后冲入大营,四处放火。
顿时,粮草大营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正在攻城的敌军见状,顿时大乱。宋江见时机已到,一声令下,梁山众人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
这场解重镇之围的战斗能否顺利成功?在接下来的边疆战事中,梁山众人又将如何进一步抵御敌军,彻底扭转战局?而经此一役,梁山众人在朝廷中的地位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第二百六十四章:大破敌军,局势扭转
林冲、武松带领的精兵在敌军粮草大营内四处放火,火势迅速蔓延,将堆积如山的粮草烧得噼啪作响。敌军见后方火起,顿时阵脚大乱,攻城的节奏也戛然而止。
此时,宋江率领梁山主力从正面发起猛攻。宋江一马当先,挥舞着大刀,高呼:“兄弟们,为了大宋百姓,杀!” 梁山众人士气高昂,喊杀声震天,如潮水般冲向敌军。
城楼上的宋军见援军赶到,也纷纷打开城门,杀出城外,与梁山众人形成夹击之势。敌军腹背受敌,无心恋战,开始四散奔逃。
林冲、武松在烧毁粮草大营后,也率兵加入追杀。武松手起刀落,连斩数名敌兵,林冲长枪如龙,所到之处敌军人仰马翻。这场战斗从深夜一直持续到黎明,敌军死伤惨重,残部狼狈逃窜。
重镇之围成功解除,城内百姓欢呼雀跃,纷纷涌上街头,迎接梁山众人。宋军守将对宋江等人感激不已,说道:“若不是各位及时赶到,此城必陷,我等皆成罪人。”
宋江笑着回应:“将军言重,我等同为朝廷效力,理当如此。当务之急,是要趁敌军新败,整顿兵马,进一步扩大战果。”
经此一役,梁山众人在边疆名声大噪,宋军士气大振。而敌军则元气大伤,退回老巢,暂时不敢轻举妄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