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送至斩将台

“大战在即,无论如何,士气不能低落。今天,朕得到了一份机密消息,从未向任何人透露过。这个消息极其重要,甚至可能直接影响整个战争的走向。李爱卿,你是否想听一听呢?”

朱瞻基微笑着拿出一封密信,在我眼前晃了晃,然后递给我,示意我可以打开看看。

我心情复杂地接过这封信,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打开它。下一刻,我的瞳孔不自觉地放大,心跳也仿佛停止了一拍。

信中的内容让我震惊不已:"瓦剌脱欢将与鞑靼阿鲁台以及失捏干在三日后秘密会谈,地点定在鞑靼大营。目前,脱欢正在率领一支小队前往鞑靼。"

我猛然的抬起头看上一脸玩味的朱瞻基:“皇上,这是个好机会啊!我们只需要派遣小队半路截杀脱欢,随即嫁祸给鞑靼,等到他们联盟瓦解,互相火拼的时候,我们便能一网打尽!”

朱瞻基点点头:“朕也是这个想法,而且如果脱欢死了,大明铁军的士气不就起来了吗?光凭借将领们,天天鼓动士气,只会再而衰,三而竭。

而如果我们的对手自乱阵脚,并且损失了首领,朕真的想不出,还有什么坏事能让我们损失士气。”

听着朱瞻基自信地对我侃侃而谈,我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不妙之意。

他说道:“李卿,你所率领的亲兵小队,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屡获战功,几十个人的规模,战斗力却不下于数百精锐,就连前军斥候也不及你们。所以此次秘密行动,朕想让你来完成。”

我瞪大了眼睛,连忙推辞道:“皇上,这……”

朱瞻基摆了摆手,打断了我的话,继续说道:“李卿,你知道这种半路截杀肯定不能用太多的兵马,不然沿途敌方斥候很容易发现我们的行动。

所以需要少而精的部队,你瞧瞧这10万大军,虽说都是精锐,但更善于正面作战。对于敌后奇袭,毫无研究。斥候部队倒是善于深入敌后,但兹事体大,朕不信任他们。思来想去,也只有你,能去做这件事。”

“皇上,臣实在是没有自信能完成此等重要任务,还请皇上另选贤才。”

我从震惊当中缓过来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此事有蹊跷。为什么这消息会来的这么巧合?现在正是多事之秋,局面错综复杂,怎么可能突然冒出这种事情呢?

而且就算是真的要两边会谈,出于安全考虑也应该是选择在达鞑靼与瓦剌的边境吧,这样对双方来说都更有保障一些。但是根据这个信息所说,脱欢居然疾驰数百里,跑到鞑靼大营去了,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为将者,需迎难而上,哪有遇难则退?之前在朝堂,与杨溥对阵丝毫不退缩的意气之姿去哪了?此事就这样定下了!”

朱瞻基斩钉截铁的确定了此事,并未在与我商议半句。

我深吸了一口气:“既然如此,臣领命。不过皇上,臣想知道这条消息的来源。”

“此绝密消息是先皇在世之时,便安插在瓦剌部里面的锦衣卫传递出来的,为了传递此条消息,瓦剌本部好几个锦衣卫都付出了自己的命。

你只需要一路向北,朕估摸着他们会经过应昌,你们只需快速赶到守株待兔。朕期待你的好消息。收拾一下,明天就走。”,朱瞻基的声音低沉而严肃,他的目光紧紧锁定着我。

我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咬牙接下了这个担子。

“皇上,臣有个要求,或是臣想讨个封赏,不知行不行?”

“哦?你说说?”,我突如其来的开口倒是叫朱瞻基来了兴趣。

“臣万死,这次北征之后,臣想劝诫汉王殿下放弃兵权,安心荣养。臣请求皇上在班师回朝之后,将汉王殿下安置于他的封地,臣作保,以后绝不会再出任何反叛之事,只求汉王殿下及家人平安。”

此言一出,我便感觉周围的温度似乎都降了下去,朱瞻基先是错愕,随后一脸玩味,只是这种时候看起来总有种笑面虎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