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呸!俺家那几个不争气的孩子,我这辈子都别想踩缝纫机。”
董秋兰的地位也直线上升,村民们只要见到她,都争着跟她打招呼。
时光荏苒,很快来到十月底,村里终于发棉絮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不管男女老少,每人只有四两,整整比去年少三两。
王振华家四口人,得到一斤六两棉絮票。
但是,做棉衣、棉被、棉鞋至少需要三十斤棉花。
王振华找村民买票借票,只借到二十二斤,第一时间去供销社买棉絮,一块钱一斤。
天气越来越冷,董秋兰没办法做生意,就留在家里做棉被。
大舅妈过来帮忙,做了四床棉被,八双棉鞋,用完全部棉花。
这天晚上,董秋兰道,“现在就缺棉衣,振华,还能搞到棉絮票吗?”
“没问题,我明天去找英杰帮忙。”王振华说道。
“你也别着急,咱家的棉衣勉强能过冬。”董秋兰说道。
村民没有多余的棉絮票,与此同时,经济公安正在严打倒卖棉絮票的行为。
每当国家发放布票和棉絮票,都会严打一段时间。
夜里,王振华在被窝里蜷成一团,身子越来越冷。
这才十月底,怎么突然降温了?
“振华,快起来拿被子,外面下雪了。”董秋兰披着棉衣下床,打开家里的衣柜。
昨天刚做好四个棉被,母子拿出被子,一张床铺两个。
王振华钻进被窝,顿时感到了暖和。
很快,被窝里有了温度,又过了几分钟,身上热出了汗。
“好热呀。”妹妹王晓莹搂住大哥的脖子,“大哥,这被子太暖和了,我都热出汗了。”
“你都热出汗了,还抱着我干嘛?”王振华说道,“别抱了,自己睡。”
“嘻嘻。”王晓莹抱得更紧,“大哥,这个冬天不冷了。”
“我和振东也出汗了。”董秋兰说道,“幸亏咱们做了厚棉被,这鬼天气能冻死人。”
王振华道,“我明天去找英杰,咱们再把棉衣做好,冬天就彻底不冷了。”
董秋兰急切道,“不能去,千万不能去,大雪天走路不安全。”
这时候,门外传来敲门声,“振华,振华,我是你大舅。”
“大舅?”王振华急切道,“大舅,你怎么半夜过来?是不是有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