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什图尔关城墙高大厚实,由巨大的石块砌成,上面了望塔林立,箭垛密布,易守难攻。一直处于进攻态势的奥克军队,不得不停下脚步,在关隘前扎营,重新谋划战略。
与六个月前相比,乌什图尔关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攻守之势已然互换。曾经坚守此处的奥克军队,如今成了进攻方。
而帝国军队则转为防守。帝国军队在关隘上严阵以待,士兵们手持武器,目光警惕地注视着关下的奥克军队,时刻准备迎接敌人的进攻。
虽然局势暂时得到了控制,但帝国军队的处境依旧不容乐观。瓦卢斯元帅深知,奥克军队绝不会轻易放弃,稍有松懈,对方就可能再次发起猛烈攻击。
所幸,奥克军队的攻城设备太过简陋,与帝国匆忙加固后的乌什图尔关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他们的攻城器械大多是简单的木制攻城楼、攻城梯,在坚固的城墙面前,根本无法发挥作用,无法对关隘构成实质性威胁。
于是,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在关下反复拉锯,战争陷入了胶着状态。然而在另一边的东线战场,顽强抵抗了数个月的地精们正深陷苦战。
整整三个月,他们在烈日的炙烤下汗流浃背,在寒风的呼啸中瑟瑟发抖,却依旧坚守阵地。那些地精高领主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富,咬牙分出一小笔金钱分给每一位地精战士,激励着这些地精战士顽强抵抗。
地精高领主们凭借着对地精士兵们的奖赏,和对胜利后的许诺,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帝国军队如潮水般的进攻。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
他们每日都翘首以盼,目光紧紧盯着远方,满心期待着奥克援军的身影,能突然出现在视野中,那是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唯一希望。
然而,时光无情地流逝,日子一天天过去,援军却始终不见踪迹。漫长的等待如同钝刀割肉,一点点消磨着他们的意志。
最初眼中闪耀的希望光芒,也在日复一日的失望中逐渐黯淡,最终只剩下无尽的绝望。战场上,伤亡人数不断攀升,鲜血染红了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