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雨笙(求订阅月票)

回档少年时 邓丁 1779 字 1个月前

眼下他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利用爱华电子在湘南地区打造地方投融资创新模式,一定程度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推动新兴电子产业工业化发展。

这一点他是有前车之鉴的。

当年万燕集团的倒闭,可不仅仅是万燕集团掌舵人姜万勐对影碟机市场爆发期出现误判,和海量投入研发出来的技术成果为他人做嫁衣导致出现大量竞争对手那么简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万燕集团注重产品经营而忽略资本经营,在96年后就一直被外界嘲讽经营思路是“老农经营”。

当然了,就张云起所了解的,姜万勐不是没有去弄银行贷款,但在95年、96年市场通胀压力巨大,银根收紧的大背景下,万燕集团戴着一个民营企业的帽子,经营情况又不好,想要贷款何其之难,姜万勐跑断腿磨破嘴皮也没有成功从银行那里搞到钱。

银行不帮忙,姜万勐也不是没有谈与别人合资事宜,当初他几乎与长虹集团谈成,但万燕不是他个人的万燕,受到层层阻挠,短视的人的潜在理由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一直到1996年年末,万燕集团被同省的美菱集团重组成为美菱万燕公司,注册资本不足5000万元。但这次的重组是省里有关部门仓促之间的拉郎配,诸多地方都有思路上的分歧,两家公司不久之后就分道扬镳,结果就是万燕倾其所有财力,确立了独一无二的品牌。然而,当其他企业杀入VCD市场时,姜万勐已经财源枯竭,融不到资,无力扩大生产规模,单机成本居高不下,自然也就丧失了市场竞争力。

最后,这个中国影碟机的王者,落得个轰然倒塌的凄凉下场,走完了从先驱到先烈的全部过程,成为了现代中国商业史册上令人唏嘘的一角。

张云起想想也觉得有点唏嘘。

当然,姜万勐搞得那些银行贷款和旧模式下普通合资,他是完全没有兴趣的,缺乏撬动最重要的行政资源的能力。

眼下,爱华电子位于江川紫云镇的600亩大型生产基地征地批地和转地,市里面已经在全力推进,等到一级开发完工,立马轮到爱华电子进场搞二级建设,这时候张云起需要推动爱华电子和湘南地区最重要的平台公司省国资集团、江川地区最重要的平台公司市国投达成三方合作,设立爱华电子子公司来主导这一项目。

这样一来,爱华电子就能够和省里、市里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一个经济调控板块形成嵌入式双螺旋发展结构。在明摆着可以推动新兴产业工业化,拉动GDP和提振财政,有效解决地方冗员安置,大量支持就业,防止人口外流等问题的前提下,背靠最核心国资平台的爱华电子很容易赢得政策倾斜和融资支持、税收支持、市场支持等等等等。

这种深度的政企合作关系,远不是拿点钱给某某领导大开方便之门所能比拟的。张云起走的是阳光大道,但依然能够成为省里和各地方的宠儿。某种意义上,这就是超越时代的商业战略眼光和格局。

要知道,在95年,很多地方还在国营企业改革的产权改制方式上摸着石头过河,这种立足于现代化企业制度下的国资空壳公司很多都没有设立,那就更不要谈张云起在国资空壳公司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针对新兴产业工业化发展的更高纬度的投融资合作模式。

当然,江川市国投和爱华电子之间的合作自然是没什么问题的,张云起与如今在江川市里风光无两的赵健强已经合作了很多次,两人知根知底,紧密无间,算得上是经历过多次艰难时刻的老朋友了。当初如果没有张云起,赵健强的屁股在市国投董事长的这个位置上,怕是得地动山摇。

在杨家荣的授意下,江川市国投与爱华电子已经签订了框架协议,达成合作意向。在征地、批地、转地和土地出让金以及税收减免等等方面,市里面也是为爱华电子一路狂开绿灯,在政策范围内,要啥给啥。

至于张云起打算把省国资集团拉进来的这桩事情,他当初本来是希望通过胡宪峋这层关系高位推动的,为此他还呕心沥血写下一篇材料《关于湘南地区未来二十年在改革开放政策驱动下的新型工业化与政府联动发展的几点构想》,但是一直到现在,胡宪峋那边一直没有动静。

张云起心里不太有底了,但他依然无比坚定的相信,他的构想是切合实际的,是符合湘南地区当前情况的,是具备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眼光的。

眼下,虽然从来不对任何人说,但他心里甚至是有些偏执和自负的认为,湘南地区想要走出一条不同于前世的光明大道,根治后世那些已经回天乏术的弊病,彻底打破城乡二元结构,那么必须要按照他张云起的构想,来重铸这块土地上的经济发展的底层驱动模式。

当然了,他想归他想,想的再多,也顶多是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而已。事儿照样得继续办。胡宪峋没有反应,那就从下层推进,省国资集团方面的商务资源,是赵健强对接的,这周星期天赵健强来省城,杨瑾经过初步接洽后,定在星期一上午三方会谈。

想着这些,车子已经到了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