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扭转战局

徐庶在移动高台上观察到这个情况,不断用旗语下命令,让许褚不得撤退,怎奈兵败如山倒,许褚支撑不住只得后撤。

颜良率军顺势掩杀,曹军左翼的骑兵算是一败涂地!毕竟从装备和士兵作战素质,曹军骑兵都远不及华北铁骑。而将领方面颜良更是强悍,击退了许褚,袁军士气大振!

另一边赵云引着侯成和成廉去攻打曹军的右翼骑兵,徐晃,文聘,魏延三将前来阻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赵云则开启了“七进七出”模式,吩咐麾下二将引兵厮杀,自己则冲向徐晃三将!

徐晃是见识过赵云厉害的!邺城之下,曹军四将围攻赵云愣是一点便宜没占到!如今徐晃可不敢单挑赵云,于是喊着文聘和魏延三将对战赵云!

在战场上,徐晃手持开山大斧,文聘手持分水大刀,魏延手持春秋大刀,三人合力围攻着赵云。赵云身披银铠,手持龙胆亮银枪,英姿飒爽,气势凌厉。

曹军三将都算是力量型的武将,徐晃的大斧有五十多斤,文聘和魏延也是手中拿着沉重的兵器进攻。三人纷纷发动攻击,徐晃挥舞大斧,砍向赵云的左侧,文聘挥动大刀,斩向赵云的右侧,魏延则横扫春秋大刀,封住了赵云的退路。赵云冷静应对,枪法犹如游龙般灵活,格挡与闪避着三人的攻击。

赵云身形如电,在战场上穿梭躲闪,枪法准确无误。他时而闪避徐晃的重击,时而反击文聘的猛烈攻势,时而化解魏延的狂暴招式。三人围攻赵云,但赵云却丝毫不落下风,与他们战得旗鼓相当。

徐晃、文聘、魏延三人配合默契,进攻连绵不绝,但赵云凭借着过人的武艺和机敏的身手,始终保持着与三人的对抗。他们的战斗如同一场精彩的舞蹈,在战场上上演着生死搏杀的壮丽画面。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战斗愈发激烈。赵云与三将你来我往,招招都是致命一击。他们的身影在战场上交错纠缠,刀枪交错间发出尖锐的金属碰撞声。众人的气势汹汹,壮观而震撼。

赵云枪法中的“太极”奥义在这场厮杀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经常能做到借力打力,招式用得是随心所欲,指东打西,一杆长枪如同受力会反击的不倒翁。

往往徐晃一斧子下去,赵云四两拨千斤的挡开,之后借着斧头传递到龙枪上的力道,又把长枪甩到另一边魏延的春秋大刀上,而文聘的分水大刀连砍三刀,也都被赵云利用马术,牵引着宝马“照夜玉狮子”让文聘距离够不到!

曹军三将是越打越惊,刚刚他们只看到黄忠与赵云厮杀一直处于下风,没想到三人遭遇赵云后,竟然也最多是平分秋色。

然而赵云一人拖住三将,袁军的侯成和成廉则引着士兵来回冲杀剿灭右翼的曹军骑兵!

时间一久,四人战斗到四十多回合,曹军右翼阵型已经崩坏,曹军骑兵纷纷调转马头后撤,往徐庶所在的中军方向后撤。

而此时的徐庶中军则迟迟未能支援两翼,因为袁军的异族将领柯比能采取草原游击战术,率领一半的华北铁骑纠缠住徐庶中军,采取敌进我退,敌退我进,骑射杀伤,突击弱点的方法将平戎阵中军给拖住了!

平戎阵中军虽然坚固而杀伤力十足,但是有个弱点就是移动缓慢,因为中军之中运用了大量战斗工具,无论是能移动的塔楼,还是掉头很难的四马马车,亦或者是拒马桩和弩机,这些装备移动得很慢!导致曹军两翼的骑兵冲进袁军步兵后被另一部分华北铁骑阻断了后路时,平戎阵中军的兵力无法支援到位!

也就是说,柯比能用骑兵游击战术分割了战场,曹军被动的一分两半!

徐庶见状,无奈之下,只得调动后军阵的士兵从中军通过,前去支援接应曹军的骑兵队伍。

曹军两翼骑兵此时已经损失大半,好在有后阵的生力军步兵掩护他们进入中军,之后再由徐庶指挥合并一处,算是保留了一点实力。

而周瑜则施展偷袭战术,率领一万两千江东军去攻袁军后阵,也就是袁尚所在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