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探子加急送回来的情报,刘邦也是陷入了沉思。

他没有天幕外那些人的视角,看不到各方势力的抉择,也没经历过这段历史,不知道各方势力的为人。

他只能凭着眼前这仅有的情报做出属于自己的判断。

并且,他没有试错的机会。

只有这万余兵马,再想有援军,那至少也得两三个月之后。

一旦错,那就是满盘皆输!

南明动了,但并未派遣大军,只是派了小股兵马,趁着李自成阵脚大乱之时蚕食周边。

显然,这就是个无谋且无胆之人。

这个时候但凡有些野心,那就该大军压境,大刀阔斧的打起光复河山,再造大明的旗帜。

哪怕当下这个时候,大明的名声已经烂了,但说到底,也依旧还是有人认的。

只要能够让一些明朝的遗孤们看到希望,他们或许就会放弃自立的想法,转而拥护过来。

“这才是南明真正该做的事啊,小打小闹,哪怕现在占了点便宜,后面不还是得吐出去。”

“现在都还不能出个中兴之主,看来这朱明,还真的是到了该亡国的时候。”

微微摇头之后,刘邦将关于南明的情报扔到一旁。

无胆无谋,甚至连利用的价值都没有。

接下来另一封情报,倒是真的引起了他的注意。

或者说,张献忠的动向,让他觉得有些奇怪。

除了少量守军之外,几乎倾巢而出。

相比于南明好歹还有个正统的名头在,张献忠可就是个彻头彻尾的叛军了。

可他的作为,却是与南明恰恰相反。

“这是要做什么?”

“趁着两边混乱之际,想渔翁得利?”

“可也不对啊,张献忠应该是没有那个条件的。”

没有南明正统的名声,他才是该高筑墙,广积粮,出蜀之后缓缓蚕食城池的那个。

只要他蚕食的城池足够多,届时背靠蜀中,打的过就打,打不过也随时能够退回蜀中,可以说几乎能够立于不败之地。

反而冒进容易被人抓住破绽,让他没有活着退守蜀中的机会。

“有点意思,这两方的决定如果换一换,那才该是对的,可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