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调动,也算是对地方文武官员的一次严峻的考验,但是好在一切还算顺利,经过三日的调动,绝大部分地方武装都已经赶到莱阳城外,王公弼向张鹿安报告有精壮十万人。
这得益于之前从其他山东各地、扬州、崇明、江阴等地移居而来的大量人口,使得登莱一地的百姓总人数早就突破了百万,精壮劳力还是比较充裕的。
张鹿安不敢以这些训练不多的精壮进行打仗,但是由他们负责制造声势,并且参与包围圈的建设,把战兵给腾换出来,还是完全可以的。
明军这样大规模的调动,很快就传到了陈锦的耳朵里,得知己方援兵被困在了运河以西,四面八方又有海量的“明军”朝着古城集汇聚而来,陈锦的心思开始乱了,完全没有了以前的那种镇定,经过一番思考后,为了避免被明军包围,陈锦决定下令全军向西撤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陈锦先是派遣大量的传令兵分别前往王道善、程继孔、朱安时和柯永盛等将领处,试图要求清军各部迅速向自己靠拢,准备暂时撤退,先撤退到运河以西进行休整后,以备再战。
但是不等四部给予回应,面对着已经逼近到沽河对岸的明将丁维岳和裴守政两部数千大军的猛攻,陈锦最终还是等不及了,率领抚标营人马以及直属的其他各路人马两万余人,向着南面沽河与登莱运河之间的谈家集前进,并且以李登龙所部袭取了东面渡口,然后从周边砍伐树木打造木筏或者小船准备渡河。
稍北方向的降将朱安时算是第一个对陈锦的命令做出迅速反应的将领,他按照陈锦的命令,向陈锦所在的谈家集靠拢,并带来了十余只船,陈锦当即命令朱安时率领所部人马殿后,让李登龙为先锋,率先从渡口乘船摆渡到运河西岸。
运河内的明军水师按照张鹿安的要求,为了防止这数万清军在东岸困兽犹斗,并没有对强渡运河的清军先头部队下死手,而是象征性地抵抗了一下,就分别向南北方向撤去。
清军方面看到了生存下去的极大希望,众多的清军将士纷纷往码头赶来,陈锦不得不让部将佟保贵率领精锐的戈什哈护卫在码头维护秩序,指挥清军有序地退往河西岸。
而陈锦的撤退,立刻就把后方的空档给留了出来,明将丁维岳率领所部人马渡过沽河,抢占了古城集,然后组织地方民壮在古城集内外构筑了大量的防御阵地,等待着莱阳方向清军的撤退。
至此,莱阳城外的清军被明军给包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