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文登府突传噩耗
张鹿安来到了宁海城。
第一时间当即宣布恢复宁海城的传统称呼“金州”,设立金州府,以随军的总后勤司司正贾名杰兼任金州府知府,调任长海县知县韩云补为同知,协助贾名杰组建金州府各级衙门。
将长海县纳入到金州府的管辖范围内,韩云离开后的知县由县丞楚国辅递补;
设立旅顺县,以莱阳人宋番为旅顺知县,在旅顺城原址之上,构筑旅顺城墙;
以于时煌的长子于化龙出任内廓县金县的知县,着重组织人力对于海湾地带的平地进行开垦。
调赵西文为金州守备,组建金州府兵,兵额三千人,主要从随军壮丁中招募,并让赵西文协助金县和旅顺县组建县民团,初步建立立体化的地方军事体系。
只是以上的构造还只是一个框架,当前最大的问题是缺人。
对于走投无路才投降的高三洲和姚智义,张鹿安不敢过于重用,只是将他们与部属剥离,暂时充任廖自忠的部下游击。
对于俘虏的四百名汉军旗士兵和一千六百余牧奴,都是暂时安排从事筑城和开荒的工作。
接下来就是按照计划,让牟国卿和孟大江两路水师开始执行移民任务。
为了给即将到来的移民,提供一个平安稳定的生活环境,张鹿安除了对金州城的防御设施进行了完善,构筑了大量的堡垒和壕沟,一直连接到金州城,使得金州城可以彻底封锁金州地峡,确保西面的旅顺、南关岭到青泥洼一带,得以顺利地进行开荒工作。
同时为了给金州提供一定的战略空间,张鹿安让罗文耀率领陆师第六协三千人,从长店铺出发,进攻北面的复州。
清国复州守将为游击衔单荩忠,部下有原部人马150人,外加叶克书之前给他增调的汉兵一千人,看上去人数相对而言也不算少了,但是要知道复州面积很大,一千余守军要分别驻扎在战略要地或者交通要道,比如栾古堡、麻河集、娘娘宫、杨官堡、长兴岛、西中岛、得利赢城、永宁监和复州城等大量的据点,如此一来各个据点的清兵就变得非常稀少了。
单荩忠在得知明军攻下了长店铺后,便采取了一定的防备措施,办法和查苏喀相同,那就是广泛吸收辖区内的蒙古牧奴和汉人农奴壮丁加入军队,宣传明军的“恶名”,强迫所有百姓参与守卫。
真实的历史当中,辽南的防备情况实际上更为空虚,可是那个时候并没有人愿意来辽南这种无法带来产出的“贫瘠之地”。
可是在这个时空,清军遇到了张鹿安。
张鹿安决定“趁其病,要他命”,命令罗文耀率部直抵复州城下,拖住单荩忠;令仇有光率领骑兵协,从复州与得利赢城之间渡过复州河,然后兵锋直逼熊岳城,切断了复州清军的退路。
张鹿安的这一步实际上是在冒险,因为使得仇有光所部就处于清军的包围之中,只是清军的兵力实在太少,清国的盖州游击杨于渭率兵六百人,南下进攻仇有光,被提前埋伏好的亚柱和贺国勇两部杀的大败而逃。
杨于渭逃回盖州以后,连忙派兵向叶克书报告明军势力强劲,已经连续攻下了“宁海城和复州城”,盖州城危急。
叶克书接报后是头大如斗,在关内清军远水解不了近渴的情况下,只得从辽西调兵,前往盖州参战。
只是清军从辽西调兵还需要时间,可是明军的游骑已经在盖州附近的簸箕寨,乃至于盖州后方的耀州城、博罗堡、汤池堡等地外围频繁出现,叶克书甚至怀疑明军主力已经到达盖州。
叶克书一面派遣大量的满洲巴牙喇兵对明军军情进行侦查,一面让牛庄备御周天玉勉强应对田庄台的明军,替换出沙尔虎达所部,让沙尔虎达立刻赶往盖州进行支援,一定要堵住明军的进攻脚步,等到叶克书筹集到的主力一到,再给明军以“致命一击”。
明军方面则是趁着清军各部在调动,主力尚未云集之际,将谭应华所部炮兵从水路运到了复州河口,登陆以后迅速布置到复州城外;
接着紧跟着罗文耀继进的张华和廖自忠两部人马,已经连续攻下了复州的外围据点麻河集、栾古堡、娘娘宫和杨官堡,水师王权和汤之翰两营则是攻下了长兴岛、双岛和西中岛。
明军彻底清除了复州城的外围阵地,直接将复州城包围起来。
就在明军各部准备对复州城发动总攻的时候,负责运送移民的孟大江,却从文登府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噩耗:
清军水师从海路突袭文登府,文登府中的成山、牟平、福山、威海四县和文登府城全部沦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