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老板们的艰辛

这不禁让胡万泉等人对其高看一眼。

越是专业的人越会赢得尊重和信任。

此时的金玉就给人一种这样的感觉。

李梦仪和杨芷琪二女悄悄地对视一眼。

各自的脸上都有点微微发烫。

跟自家教授相比自己还是太肤浅了,二女如是想到。

串联这场会面的李妙妙有点莫名的心慌。

一旦话题拐到咨询项目上去自己的总裁班名额是不是就要黄了?

金玉将各人的反应全都看在眼里。

同时心中快速规划着接下来的谈判节奏。

咨询项目,总裁班,职业经理人班。

几位学长面临的困难。

金玉正在努力将这些元素整合到一起。

“那我就和金教授详细说说我们几家公司的经营现状。”

“也好让您知道我们各自的堵点是怎么来的。”

胡万泉顺着金玉的口风说道。

“理应如此,胡总说得越详细越好,我有的是时间。”

金玉伸手示意道。

“这话还得从我们哥几个读研那会儿说起。”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就非常看好武国的互联网行业!”

随着胡万泉的开场白,金玉这才真正了解到几人的创业经历。

胡万泉等人是东大计算机专业的校友兼好哥们儿。

他们非常看好武国互联网行业的未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几人出校门后各自创立了自己的互联网公司。

为了避免兄弟之间内耗,五个人选择了五条互不干扰的赛道。

具体情况如下:

胡万泉:他选择的是短视频这条赛道;

王勇:他选择是的互联网点餐平台这条赛道;

廖云强:他选择的是互联网技术外包这条赛道;

崔建生:他选择的是互联网跑腿公司这条赛道;

许嘉兴:他选择的是手机端门户网站这条赛道。

在经营公司的过程中,这五个好兄弟会经常聚在一起研究运营方案。

几人就这么相互扶持着一路走来。

就在去年元旦,五家公司都拿到了1000万的A轮融资。

给他们投钱的是同一家风投公司。

人家也是看到了他们抱团取暖的优势才投的。

否则资金不会来得这么顺利。

根据风投公司的要求,他们五人的公司必须在18个月内实现平台流量翻三倍的目标。

只有完成了这个目标他们才能获得B轮融资。

B轮融资的额度是3000万。

这可比A轮融资重要多了。

风投公司显然是想放长线钓大鱼。

人家在初期根本就不看你的盈利情况。

人家只看用户流量的增长情况。

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流量达到一定规模后就是钱,。

海量的钱。

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关键是如何实现规模化引流。

然后问题来了,胡万泉等人都知道怎样积累初始流量。

但是再往后就有点难为他们了。

平台用户从100万跨越式增长到300万。

想实现类似的大目标必须在运营环节植入先进的商业模式。

没有先进的商业模式助推,想实现大规模的免费引流根本就不现实。

胡万泉等人会商业模式创新吗?

他们不会,甚至连他们请来的营销专家也不会。

营销是技巧,不是商业模式,二者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

关于这一点胡万泉等人以前是分不清楚的。

直到今天听了金玉的课程他们才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