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又是送命题!朱济熺颇感为难,一时失语。
“这里都是自家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说错了也没关系!”老朱鼓励道。这个孙子是年龄仅次于大孙的,平时也对其颇为满意,这次只是因为朱济熺手段软弱,甚至差点把自己命搭进去,才有了这恨铁不成钢之感。历史上朱济熺就被朱济熿所害,老朱如此提点,也是希望他能引以为鉴。
“根据朝廷新政,各地藩王的岁奉额度,不再取固定数额,而是需根据大明上一年的税收总额,按照固定比例来支付。其中塞王仍保持三个护卫,分配到的岁奉较多,孙臣这样无须承担边防任务的,很快就会将亲卫的数量削减到一个卫,相应岁奉也较少。孙臣认为,如此政策可谓合理。”朱济熺所说,不过是照本宣科,无功也无过。
“怎么,在爷爷面前还打马虎眼呢?俺是想听你说这些?”老朱不满道:“你就说说,凡宗室子弟,郡王以下朝廷不再发放岁奉,一切用度,均由亲王在朝廷岁奉中分配,这个制度,你认为如何?”
“孙臣是晋王世子,如无意外,以后会承袭亲王爵位,因此回答这个问题,难免有事不关己之嫌。不过,孙臣还是认为,此举是能够使得大明和朱家长久存续之策。”朱济熺说道:“诸藩后人,随时间推移,必将呈指数增加,若按旧制,朝廷必定无法负担。改为由藩王自行负担,也是让我们这些藩王明白,生孩子也需要量入为出。
同时,虽然后代没了朝廷岁奉,但是仍登记在宗室玉蝶之中,及冠之后,可以自行选择从事何种行业,士农工商皆是出路,能够自立自强,总好过被关在府中被圈养。”
“嗯,你能有此理解,也不枉俺和你堂兄一片苦心。”老朱笑道:“这大同之地,本是你十三叔桂儿的封地,由于大明收入了安南之地,因此将他改封去了那里,以保证当地的水稻种植。这太原和大同,你今后务必要牢牢把控住,切莫再犯这次的错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孙臣谨记!”看来皇爷爷这次算是揭过此事了,朱济熿也笑着回应道。
“虽然大部分的宗亲,都跟你一样,能够体谅朝廷的难处,但是免不了有一些害群之马。这不,俺不过病了几天,就一个个都跳出来了!”老朱气愤道:“你说,你三弟朱济熿,乱命之下私自起兵,囚禁藩王,大逆不道,当如何处置?”
“啊,这。。。毕竟是孙臣的亲弟弟,还望皇爷爷能手下留情。。。”朱济熺战战兢兢地说道。
“你是不知道这孽障有多坏!”老朱知道朱济熿历史上害了兄长,又杀了母亲,还在封地胡作非为,自然对其更加愤恨:“反正你爹也想手刃这个孽障,看在是俺亲孙子的份上,就赐死吧。”
“皇爷爷。。。”朱济熺不知道那些事,对三弟还是有些于心不忍。
“不必多言,俺这也是为了你好!难道非要等他把你杀了,取而代之,你再去后悔吗?”老朱质问道。
“爷爷,朱济熿之事,其实孙儿也有责任,毕竟他在大本堂学习数年,但是孙儿仍然没能让他走上正道,实则是辜负了当初的承诺。”华英雄说道:“因此,爷爷处死朱济熿的同时,也请对孙儿施以责罚!”
“这与你何干?”老朱奇怪道:“这些年纪小的皇子皇孙,在你管教之下,就藩之后大多做的很不错,并未出现鱼肉乡里的事情,此事你有大功!至于这孽障,毕竟学识可以教,心性可以磨炼,但是野心却是他自己生出来的。说到底,是俺亲孙子,要说责任,俺也有责任!
俺知道,你想劝俺将这孽障关起来了事,免得俺手上沾了亲人的血。但是,此等行为,视同谋反,如果不用付出相应的代价,今后宗室成员会愈加骄横,难以管理,随时间推移,必将尾大不掉!因此,今日俺必须开这个先例,表明治理宗室的决心!此事朕意已决,即刻赐死朱济熿!”
华英雄也惊讶于老朱竟然下了决心杀亲孙子,这可是原本的历史上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或许知道了后世的历史,对于老朱确实有深远的影响。
不过,华英雄还是有一个小提议:“爷爷,毕竟是宗室,此次可否用孙儿的方法,采用‘注射死刑’,即向死囚体内注射特定的化学物质,使其在较小痛苦的情况下死去。”
“一般赐死女性,是用白绫,而男性,则是毒酒。”老朱说道:“白绫之痛苦,自不必说。而服毒酒之后,亦会肝肠寸断,数个时辰之后才会死去。既然大孙有更好的方法,那就留他个体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