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营帐中与将领们围坐在一起,烛光摇曳,气氛沉重。营帐内弥漫着紧张和焦虑的气息,将领们的表情都十分严肃。
李逸率先开口:“主公,此次孙权来势汹汹,兵力众多,我们不可与之硬拼。如今城中粮草储备也不算充裕,若陷入持久战,对我们极为不利。”
曹操微微点头,目光扫过众人:“吾亦有此虑,然一味防守亦非良策。”
这时,一位年轻的将领杨修站了出来:“主公,末将有一计。可派一支奇兵绕至孙权后方,骚扰其粮草补给,使其军心不稳。但此计风险颇高,需选派智勇双全且忠诚之士。”
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赞同,有人担忧。
一位老将黄忠说道:“此计虽妙,但若被敌军发现,这支奇兵恐有去无回。”
曹操沉思片刻,说道:“此计可行,但需谨慎行事,选派得力之人。”
最终,曹操决定由许褚带领一支精锐部队执行此项任务。
许褚领命而去,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悄悄出发。一路上,遭遇了不少艰难险阻,不仅要穿越险峻的山谷,还要避开敌军的巡逻队。有一次,他们差点被敌军的侦察兵发现,幸好许褚当机立断,带领众人迅速隐藏在茂密的树林中。
而在正面战场,曹操则布置了严密的防线,准备迎接孙权的进攻。
孙权的大军如潮水般涌来,喊杀声震耳欲聋。曹操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鼓舞士气。他大声喊道:“将士们,为了家园,为了荣誉,我们誓与许昌共存亡!”
双方激战数日,互有伤亡。城墙上的曹军士兵们日夜坚守,疲惫不堪。
就在这时,许褚成功袭击了孙权的粮草队伍,孙权军中顿时粮草短缺,士兵们开始恐慌。军中甚至出现了抢夺粮食的混乱场面。
孙权得知后方粮草被袭,愤怒不已,决定加快攻城的步伐。他亲自督战,对曹军发起了一轮又一轮猛烈的攻击。
曹军顽强抵抗,城墙上箭矢如雨,滚石不断落下。一名曹军小将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紧紧握着手中的长枪,刺向爬上城墙的敌军。他的战友们悲愤交加,更加坚定了抵抗的决心。
曹操看着眼前的惨烈景象,心中暗暗发誓:“定要守住许昌,不负百姓厚望!”
经过多日的激战,孙权久攻不下,加之粮草不济,无奈之下只好下令撤军。
曹操望着远去的敌军,长舒了一口气。但他知道,战争的阴影仍未消散。
在庆功宴上,曹操表彰了众将士的英勇表现,并对牺牲的士兵表示沉痛哀悼。他说道:“此次胜利,乃众将士齐心协力之功。然吾等不可懈怠,需厉兵秣马,以防敌军再次来犯。”
然而,没过多久,又有探子来报,说孙权在回去后,积极筹备粮草,招募新兵,似有再次进攻许昌的迹象。
曹操听闻孙权再次筹备进攻的消息,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一方面加强城防,另一方面派出使者与周边的诸侯结盟,以增强自身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