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寻找盟友的过程中,曹操遭遇了诸多困难。有的诸侯害怕得罪孙权,对曹操的结盟请求犹豫不决;有的则趁机提出苛刻的条件,试图谋取更多利益。比如,有个叫韩馥的诸侯,要求曹操割让大片土地作为结盟的条件,曹操断然拒绝:“土地乃国家根本,吾怎能轻易割让,此等无理要求,莫要再提!”
但曹操凭借着出色的外交手段和坚定的决心,最终成功与几位实力不俗的诸侯达成了同盟。他向诸侯们晓以利害,承诺胜利后的种种好处,终于赢得了他们的支持。
与此同时,许昌城内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备战工作。铁匠们日夜不停地打造兵器,妇女们帮忙缝制军衣,百姓们纷纷捐出家中的粮食,以支持曹军。
一位名叫赵四的铁匠,为了赶制出更多锋利的刀剑,累得双手布满血泡,但他依然不肯停歇,说道:“只要能打败孙权,让我们过上太平日子,这点苦算什么!”他的儿子小赵也在一旁帮忙拉风箱,小脸被炉火烤得通红。
曹操还下令在城中开办军事训练,招募了一批年轻力壮的青年,由经验丰富的将领进行训练,以补充兵源。训练场上,新兵们挥汗如雨,刻苦训练。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有条不紊地进行时,军中却突然爆发了一场疫病。许多士兵患病,身体虚弱,无法作战。军营里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士兵们忧心忡忡。
曹操心急如焚,赶忙召集军医商讨对策。军医们查阅古籍,尝试各种药方,但疫病的传播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一位老军医为了研究药方,几天几夜未合眼,最终累倒在药房。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一位云游的医者来到了许昌。他向曹操献上了一个独特的药方,经过试用,竟然对疫病有显着的疗效。但药材稀缺,百姓们听闻后纷纷上山采药,送来军营。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疫病终于得到了控制,曹军的战斗力逐渐恢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此时,孙权的大军也已整装待发,朝着许昌逼近。孙权在军前训话:“此次出征,务必拿下许昌,一雪前耻!”
曹操站在城楼上,望着远方,心中暗暗发誓:“这一战,定要让孙权有来无回!”
孙权的大军兵临许昌城下,安营扎寨,营地连绵数里,旌旗蔽日。那黑压压的一片营帐,仿佛要将许昌城吞噬。
曹操登上城楼观察敌军阵势,面色凝重。李逸在一旁说道:“主公,孙权此次带来的兵马众多,且军容整齐,看来是有备而来。”曹操目光坚定,紧握着佩剑:“吾等岂会惧怕,城防坚固,将士用命,定能守住。”
第一天,孙权便下令攻城。曹军在城墙上奋力抵抗,滚石、热油、箭矢如暴雨般倾泻而下,孙权的军队伤亡惨重,但他们依然前赴后继。一位名叫陈刚的曹军小将,被敌军的箭射中肩膀,他咬着牙拔掉箭,继续向城下投掷滚石,大声喊道:“兄弟们,守住!”他的声音都已嘶哑,却充满着不屈的力量。
夜晚,双方暂时休战,城墙上的曹军士兵疲惫不堪,却不敢有丝毫松懈。陈刚坐在角落里,让军医简单包扎了一下伤口,就靠着城墙睡着了,手中还紧紧握着武器。
第二天,孙权改变战术,派出工程部队,试图挖掘地道攻入城中。曹操察觉后,立即组织士兵在城内挖掘反地道,并设置陷阱。在地道中,双方展开了激烈的遭遇战,狭窄的空间里刀光剑影,喊杀声回荡。一名曹军士兵不小心掉进了陷阱,被敌军的长矛刺穿,他的战友们红了眼,疯狂地冲向敌军。
就在这时,曹操军中的一位谋士郭嘉想到了一条妙计。他建议曹操派出一支骑兵,趁夜袭击孙权的营地,造成混乱。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亲自率领骑兵出击。然而,在行动中,他们遭遇了孙权的伏击,陷入了困境。
关键时刻,曹操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领导力,他挥舞着长剑,大声呼喊:“将士们,随我冲!”带领骑兵杀出重围。但曹操也在战斗中受了轻伤,一支箭擦过他的脸颊,留下一道血痕。
回到城中,将士们看到曹操受伤,士气有些低落。曹操却强撑着身体,大声说道:“区区小伤,何足挂齿!吾与尔等共生死,定能破敌!”一位老兵感动地说道:“主公如此英勇,我等定当拼死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