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曹军粮草不足

回到城中,孙权对在此次战役中表现英勇的将士进行了隆重的表彰,同时也对牺牲的将士进行了沉痛的悼念。而经历了这场大战的东吴,也开始了漫长的战后重建。

东吴虽然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胜利,但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城中许多房屋在战争中被毁坏,百姓们流离失所。孙权立刻着手安排战后重建工作,他下令开放粮仓,救济灾民,同时组织工匠修复城墙和房屋。

在重建的过程中,一位名叫李福的工匠脱颖而出,他不仅手艺精湛,而且工作效率极高,为重建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因此遭到了其他工匠的嫉妒,他们故意在工作中给他制造麻烦。比如在分配材料时故意少给他,或者在他干活时在旁边冷嘲热讽。

孙权得知此事后,亲自前来调解,对那些嫉妒生事的工匠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并对李福进行了嘉奖。李福感激涕零,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重建工作中。然而,他的家人却因为他过于忙碌而对他产生了抱怨。

而曹操退回营地后,心情十分低落。他反思此次战役的失败,认为自己过于轻敌,同时对内部的矛盾和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一些原本支持曹操的大臣,看到曹操此次失利,开始动摇,暗中与其他势力勾结。曹操察觉后,果断采取措施,铲除了这些不忠之人。但这也引起了一些大臣的恐慌,他们纷纷向曹操表忠心,一时间,曹营人心惶惶。

此时,刘备在得知东吴战胜曹操后,心中也有了自己的盘算。他一方面派使者前来向东吴表示祝贺,另一方面也在暗中扩充自己的势力,以防曹操的报复。使者在东吴期间,暗中观察东吴的情况,试图获取更多的情报。

孙权对于刘备的举动保持着警惕,他明白,在这乱世之中,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在与大臣们商议时,有人建议与刘备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对抗曹操;也有人认为应该提防刘备,防止被其吞并。

在东吴,一位名叫周云的谋士向孙权建议,趁着曹操元气大伤,联合刘备一起北伐,扩大东吴的势力范围。但也有谋士认为,应该先休养生息,巩固现有的成果。还有谋士提出,北伐风险太大,不如向南发展,开拓新的疆土。

孙权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个决策关系到东吴的未来。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一名曾经在曹操阵营中效力的降将前来投靠,带来了一些关于曹操的重要情报。孙权对这名降将的话半信半疑,开始暗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