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对那名降将带来的情报谨慎地进行调查核实,同时也在权衡着各种利弊。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这名降将所言并非完全属实,其中部分关键信息存在夸大和误导。孙权大怒,欲将降将治罪,但又念及他可能还有可用之处,暂且将其关押起来。然而,这名降将在狱中竟然试图逃跑,被狱卒发现后抓了回来,孙权彻底失去了耐心,决定严惩不贷。
与此同时,刘备那边不断扩充势力的举动引起了其内部一些将领的不满。一位名叫陈武的将领认为刘备此举过于激进,可能会破坏与东吴的联盟关系,主张放缓步伐。但刘备的亲信张飞却认为此时正是发展的大好时机,不可错过。两人为此发生激烈争执,刘备夹在中间,左右为难。而诸葛亮则建议刘备以和为贵,先与东吴协商,共同应对曹操的威胁。
东吴这边,关于未来战略的讨论仍在继续。周云为了让孙权采纳自己北伐的建议,四处游说其他大臣,试图获得更多的支持。而主张休养生息的大臣则列举出当前东吴面临的诸多困难,如财政紧张、兵员不足等,来反驳周云的观点。甚至有大臣在朝堂上因为意见不合而争吵起来,局面一度十分混乱。
孙权为此烦恼不已,常常彻夜难眠。他的夫人步练师看在眼里,心疼丈夫,劝他不要过于焦虑,保重身体。为了缓解孙权的压力,步练师还亲自下厨为他做了最爱吃的点心。
就在这时,曹操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整,逐渐恢复了元气。他再次召集谋士将领,准备对东吴和刘备展开新一轮的进攻。为了确保胜利,曹操还派出使者与其他势力结盟,共同对付东吴和刘备。但其中一个势力的首领对曹操的为人有所忌惮,犹豫不决,迟迟未答应结盟。
东吴和刘备得到消息后,感到形势紧迫。他们不得不暂时放下内部的分歧,重新考虑合作对抗曹操。刘备派出使者前往东吴,希望能与孙权当面商议对策。
孙权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终于做出了决定。他决定先与刘备会面,共商抗曹大计。但在出发前,东吴内部又出现了一些反对的声音,认为孙权此去太过冒险。
孙权力排众议,带着少数亲信前往与刘备会面的地点。途中遭遇了恶劣天气,道路崎岖难行,一行人历经艰辛。
终于,孙权和刘备相见,两人在一番坦诚的交流后,决定携手抗曹。但就在他们商议具体战略时,又收到了曹操已经出兵的紧急情报……
孙权和刘备收到曹操已经出兵的紧急情报后,顿时感到时间紧迫。他们加快了商议的节奏,然而在兵力部署和战略重点上,双方的将领们产生了分歧。